忠告:不要看书上的简介!!!
重复:不要看书上的简介!!!
再来:不要看书上的简介!!!
最后:不要看书上的简介!!!
------------------------------------
16岁的少年弗兰克,从小和他的父亲同住在一个荒凉的小岛上。他个性孤僻、性情冷漠、迷恋暴力,喜欢残杀小动物,以此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
从小,他的家庭就充满阴影――在他出生后不久,他的母亲就离家出走,他的父亲也没有为他办理出生证明。他的大哥一直痛恨他的父亲,一度离家出走,后因为试图纵火烧死一群狗而被关进精神病院。
……然而,这一切又都是为了什么?
------------------------------------
小说中,伊恩・班克斯对人性及社会黑暗洞察入微――在一系列看似恐怖血腥的故事中隐藏着对人类命运的深度思考,以及对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深刻忧虑。本书在出版后曾引起广泛争议,一度入选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100部小说。
伊恩·班克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现住在苏格兰。1984年长篇小说处女作《捕蜂器》出版,引起了广泛的争议。1993年此书被评选为英国20世纪最优秀的100部小说之一。1996年,他的畅销书《乌鸦公路》被改编为电视剧。《时代》周刊称:“伊恩·班克斯是英国同时代作家中最有想像力的小说家。”
Iain Banks这部小说,一直被坊间传为是IB的经典。目前国内关于这个横跨主流与科幻小说创作的苏格兰天才作家的译介较少,而这部1984年诞生的IB的处女作也是到目前为止,国内仅有的一部中译本。内地的版本好像是直接用的台版翻译。看过Iain M. Banks的科幻小说,觉得很强悍,主流...
评分一个没落的家族、一位具有父氏权威的父亲、一间从来都无法看到其内部的书房、一个孤零零的小岛、最优秀的头脑里隐藏着最偏执的思想、最瘦弱的少年身上背负着三条人命之血……对的,这本阴郁、诡异、怪诞,出版于 1984 年的书拥有着典型的哥特小说框架。 一切显得寓意明显:近...
评分【请进吧~无剧透 o(* ̄▽ ̄*)ゞ】 平静和幸福是人所求,但却不常在;慌乱和意外不招人待见,但却是解决问题的良方。《捕蜂器》构建了一个扭曲的人格模型,后来因为一场意外的发生,一切问题竟然烟消云散。 这部小说是英国作家伊恩·班克斯的处女作和成名作,也是他第一部在内...
评分一直搞不懂为啥此书从头到尾一个注释也不加,好多桥段让人英文不佳的人看得一头雾水。比如倒数第二章(书不在手边,只能靠记忆),弗兰克和埃里克通电话,问埃里克是什么星座,埃里克回答是“巨蟹”,弗兰克便追问“良性还是恶性”,通晓英文的人当然看得出来这是拿Cancer一词...
评分Burning a dog; Burning a flock of sheep; Blowing up a colony of rabbits; Experimenting on own child; Killing a sibling; Killing cousins; Torturing insects; Turning an already damaged brain to mush. In the novel wasp factory, everything abnormal seems normal...
这什么鬼啊!最关键是封底的介绍几乎是剧透的干干净净,要不要碧莲啊!
评分居然在封底剧透,我怒了!
评分前头大半块的节奏和伏笔很不错,到了最后十页,节奏失控,且开始大量心理分析,和第一人称主人公的身份不符。
评分虽然从开头就知道了结尾……
评分直到前阵子做那个梦之前,我简直以为自己完全忘记这本书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