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1952~1997年)当代著名学者、作家。l952年5月13日生于北京,l968年去云南插队,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商业管理。1984年至l9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后回国,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后辞职专事写作。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墓地在北京昌平佛山墓区第八区。王小波无论为人、为文都颇有特立独行的意味,其写作标榜“智慧”、“自然的人性爱”“有趣”,别具一格,深具批判精神。师承穆旦(查良铮)。
这是目前为止,我认为中国第一个正视“性”这个问题的人。
看过几遍黄金时代后,我下载了电子版的《他们的世界》。 我很想了解他们的想法,前提是我知道他们和所谓的我们其实并没有区别,这个我之前就知道。 本来以为小波的作品行文都会很有趣,可这是一篇十分严肃的纪实文学(姑且这么认为吧)。看完之后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室友都说...
评分《他们的世界—中国同性恋人群研究》 1,为何研究同性恋人群。 同性恋现象是社会学家热衷研究的“亚文化”现象。 怀特姆在对美国、危地马拉、巴西和菲律宾四国的比较研究中曾得出下列重 要结论:(1) 这些社会中都存在着同性恋现象;(2) 在这些社会中,同性恋者在人 ...
评分在我手里有本薄薄的小册子——《他们的世界》,封面设计、印刷、纸质都十分朴素甚至有少少简陋,但绝不能小窥,因为它的主题现实而沉重——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它的作者更是大大有名——李银河 王小波。 很久以前,我知道了王小波的名字、爱上了他的作品、看了他的妻子李银...
评分这是吃螃蟹的第一本,二十年了,依然没有第二个人写这个。。 其实,社会已经很不一样了, 二十年前,那是个搞GAY还是犯罪,要判刑蹲监狱的年头; 二十年后,这是个腐女横行,耽美王道满天飞的时代。 二十年前,很多人都还不知道同性恋这个词; 二十年后,你们懂的,碰见合适的...
评分看过几遍黄金时代后,我下载了电子版的《他们的世界》。 我很想了解他们的想法,前提是我知道他们和所谓的我们其实并没有区别,这个我之前就知道。 本来以为小波的作品行文都会很有趣,可这是一篇十分严肃的纪实文学(姑且这么认为吧)。看完之后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室友都说...
社会学作品。王小波和李银河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男同性恋群体的研究调查,很真实,很科学分析。唯一可惜的是,这二十年来,国内这个群体变动很大,书中不少理论已经不适合当下社会实情;另外,这二十年间,居然没有类似有分量有意义的作品问世。
评分异性恋的人们,如果没有了婚姻的约束和法律的保护(这两个东西本身就和性与爱无关)会变成什么样?看这本书,也许能看到一个大概的景象,人性,还有爱,除去了这两个框框,到底剩下了什么。
评分调查的资料有限,二椅子封面太欠了
评分内容紧扣书名,他们的世界,而且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书呀!real吊炸天。内容详实,想当年的古早味大数据。
评分尺度真大。。二十多年前的描述感觉很多已经不适用了,不过这种开创先河的学术姿态真是令人钦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