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僭政》是施特勞期開拓其柏拉圖式政治哲學研究的第一部力作,不僅對於他本人的學術生涯,對於二十世紀——甚至啓濛運動以來的西方學術史來說,都具劃時代意義。但正如沃格林所說,施特勞斯的這部著作很難懂,錶瞭隱晦——的確,我們需要像施特勞斯讀色諾芬的《希耶羅》那樣來讀這部書。《論僭政》從英文譯成法文難,科耶夫的評論從法文譯成英文難,兩者譯成中文更難,何況還有那些經常討論艱深的形而上學問題而語言卻極為不規範的私人通信——我們能約請到翻譯過大部頭政治哲學名著的何地先生執譯,實乃一大幸事。
这本书是关于色诺芬的《希耶罗》的解经论述,关于暴君统治的合法性与持续性的政治哲学辨说,也关于人的爱欲如何实现的心灵哲学发挥。但这都不是我想评说的,我看到更有意思的是施特劳斯和科耶夫通信中关于柏拉图和黑格尔的争论,给我们提供了关于人与信仰的更深的思考。 主要...
評分In his work On Tyranny, Leo Strauss close reads (between the lines) of Xenophon’s Hiero to suggest a divide between the philosophical and the political. Hiero, the tyrant, is provoked by Simonides, the wise man in this conversation on tyranny. At the same ...
評分历史上很少有哪个时代,哲人热衷于政治超过20世纪,在纳粹治下更是达到高潮。整个德国思想界面对纳粹不是陷入失语症,就是缺乏免疫力——如果不是推波助澜的话。作为在海德格尔哲学革命影响下成长起来的知识青年,施特劳斯无法忘怀这位“我们时代唯一的哲学家”,在1933年的政...
評分《论僭政》 p15 哲人和人民的调和是通过一种以引起对死后的恐惧的修辞家来进行的,哲人可以指导这些修辞家,却不能做他们的工作。 (惩罚、痛、罪感,延伸的阻止,机器) 在施特劳斯看来,说哲学是政治的,主要是就它的方式而言,在科耶夫看来,则同样是就其实质而言。(?) ...
評分《论僭政》 p15 哲人和人民的调和是通过一种以引起对死后的恐惧的修辞家来进行的,哲人可以指导这些修辞家,却不能做他们的工作。 (惩罚、痛、罪感,延伸的阻止,机器) 在施特劳斯看来,说哲学是政治的,主要是就它的方式而言,在科耶夫看来,则同样是就其实质而言。(?) ...
很棒
评分施特勞斯(很驚喜地)發現科耶夫與他關注的是同一個問題,當哲人麵對僭主時麵臨的種種睏境。施特勞斯頗為優雅地陳述哲人的野心與烏托邦的欲望,科耶夫則急切地與對手操練思想體操(編者屢次提及他的非學院派與直率),劈麵是對施特勞斯的破中有立——烏托邦的不可企及、哲人“花園”與“文字共和國”隔離於社會的孤立性、有限性的持存與無限的問題待解。作為純粹的黑格爾主義者,他尋找某種曆史哲學法則,用整體的曆史觀解決哲人個人的睏境,用同質普遍的國傢觀念繼承古典政治學神髓——但同樣基於此論,施特勞斯無疑更為技高一籌,他從中洞見的卻是現代政治危機:同質普遍的國傢觀不僅非但沿襲瞭哲人規劃的藍圖,反而盡力壓抑哲人這一危險存在。也許科耶夫更關注的是知識分子處境問題,施特勞斯則更為高蹈地將目光投嚮當代政治危機罪惡淵藪與解決方案。
评分今天下午我感到一種無名的神秘的說不齣的傷感,看來看去都覺得色諾芬人品有問題。
评分最後,仍然歸結為哲人自身的問題。。。
评分何懷宏的譯筆不行,中文基礎不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