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看国内的学术网站,发现涉及《建筑十书》的文章极少,像样的研究也几近空白,这说明维特鲁威基本上未进入国内学界的视野。这与此书在建筑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不相称,也与我们这个“建筑大国”不相称。在西方,自文艺复兴到如今,建筑师或学者们对此书的热情一直没有...
评分很久以前的译本了,据日译本转译的,个人认为问题所在不少。奇怪这么重要的一本经典,何以今天还没有更新更好的译本出来,足见国内人文主义研究的落后。有人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急功近利的民族,这算是又一个佐证。
评分纵观全部十书的序言,可以看到几乎每一卷的序言都以“皇帝!”这样的句式开头,尤其是在第一书中,维特鲁威极力恭维了凯撒的功绩及其对公共建筑的关怀、对自己的恩德,第二书的序中,又用蒂诺克拉忒斯的故事邀宠,相当于在全书的开篇就铺设了古罗马的背景,提示读者该书是写给...
评分◎王贵祥 建筑是否有其理论?建筑创作是否需要理论的支持与滋养?这本来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然而,这样一个严肃的话题,在许多中国建筑师的眼里,却变得似是而非,模棱两可。 这里大约可以举出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建筑不需要理论。建筑是一个创作过程...
评分察看国内的学术网站,发现涉及《建筑十书》的文章极少,像样的研究也几近空白,这说明维特鲁威基本上未进入国内学界的视野。这与此书在建筑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不相称,也与我们这个“建筑大国”不相称。在西方,自文艺复兴到如今,建筑师或学者们对此书的热情一直没有...
维氏这书据说是迄今止欧洲“从古代幸存下来的惟一一本保存完好的全面的建筑学论著”(《罗马的遗产》,Richard Jenkyns 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译本,PP400-402)书中所述内容颇广,涉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园林规划、水利工程、军械制造等诸多内容,不乏关于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的趣闻掌故。该书在1414年文艺复兴时被重新发现,达·芬奇所绘《建筑人体比例图》(又名《维特鲁威人》)即受其直接启发。高译是这本历史典籍在国内较早的译本。该书最好的英译本是 Morris H. Morgan 完成大部内容的牛津大学出版社1914年版
评分建筑史上里程碑著作!
评分以后有机会做个弩试试:P
评分建筑史上里程碑著作!
评分这种书当学生的时候好象是读不太进去的,总觉得离建筑太远。古罗马时很多对自然的认识就已经接近现在了,看来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耗散了很多很多能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