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学整体观续编

新文学整体观续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山东教育出版社
作者:陈思和
出品人:
页数:337
译者:
出版时间:2010-9
价格:3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862559
丛书系列:20世纪文学史理论创新探索丛书
图书标签:
  • 陈思和
  • 现当代文学
  • 文学研究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
  • 文学
  • 现代文学
  • 中國文學
  • 新文学整体观
  • 文学理论
  • 现代文学
  • 中国文学
  • 整体性思维
  • 文学批评
  • 思想史
  • 文化研究
  • 文本分析
  • 文学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新文学整体观续编》主要内容简介:2005年底,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举办第二届“明贤讲席——近现代中国文学的学科视野”的报告会,主题报告者有李欧梵、王德威、王晓明、黄子平、陈平原和我六人。

作者简介

陈思和,1954年生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学学会副会长,上海作协副主席,《上海文学》主编。主要著作:《巴金论稿》、《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等。

目录信息

总序
代序:我们的学科,已经不再年轻,其实还年轻
第一章 “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锋性
第一节 先锋运动:中国20世纪文学的世界性因素
第二节 “五四”新文学运动是一场先锋运动
第三节 以巴金为例:新文学传统在先锋与大众之间
第二章 抗战与当代文学
第一节 抗战为中国20世纪文学史的分界
第二节 当代文学观念中的战争文化心理的形成
第三节 战争文化心理在文学观念上的表现
第三章 当代文学史上的潜在写作
第一节 潜在写作的文学史意义
第二节 潜在写作的重要文本:《无名书》
第四章 文学史上的民间文化形态
第一节 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
第二节 “文革”后文学某种走向的解释
第三节 新世纪文学创作的民间审美
第五章 现代都市文化与民间形态
第一节 都市文化建构中的民间形态
第二节 张爱玲现象与现代都市文学
第三节 现代都市文学创作的民间形态之一:现代读物
第六章 共名与无名相交替的文学状态
第一节 共名与无名的文化状态
第二节 共名状态下的文学创作
第三节 无名状态下的文学创作
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无名特征
第七章 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
第一节 中外文学关系中的世界性因素
第二节 《马桥词典》:中国当代文学的世界性因素之一例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他的文章可以学,因为自身问题意识、要对话的对象,论述的展开都非常诚实,对陈的印象改观很大啊

评分

在《中国新文学整体观》基础上结合近几年的学术研究做了许多拓展,比如重新解释了“潜在写作”有效性的问题。五四文学的先锋性一篇尤为突出,可见大佬在整合学术前沿与自身研究方向上的能力。

评分

三十年老本

评分

陈老师的大文章,学习。两种我佩服的学者,那些沉潜做一个作家一个作品的细节文本工作的,和那些造时势的。

评分

在建国后官定正统文学贫矿的没多少可资调用的资源里,作者把‘新文学’走过的弯路导入合理化的解读框架不可不谓苦心孤诣,但鉴于半个世纪前早有夏公的正本清源之作在前,这样的自甘受蔽并非没有咎由自取的成分。而吊诡的是,生硬引入的后文化视角居然与毛的前现代‘群众路线’文艺观弥合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