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打动了成千上万读者,连续两年高居全美畅销书榜首!并获普利策奖。这是一个普通爱尔兰贫民的回忆录,与那些伟人、名人的回忆录形成鲜明的对照和区别。
弗朗克.麦科特出生于大萧条时期一个到美国不久的爱尔兰家庭,后又举家迁回爱尔兰。父亲马拉奇是个不可救药的酒鬼,经常把工资和救济金在小酒馆喝光;母亲安吉拉含辛茹苦,在超出一般人想象的艰难贫困中抚养了六个孩子,其中一对双胞胎和一个女儿先后夭折。弗朗克.麦科特能活下来并以一种轻松幽默的笔调讲述这一切,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弗兰克•迈考特(Frank McCourt)
美国著名作家,教师,普利策文学奖获得者。主要作品有《安琪拉的灰烬》、《就是这儿》、《教书匠》等。
193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作为爱尔兰裔,4岁举家迁回爱尔兰,在贫民窟度过苦难的童年。13岁辍学。19岁心怀“美国梦”只身重返纽约,做过酒店勤杂工、码头工人、打字员,当过兵,后来考入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教师,前后教过12000多名学生,曾荣获美国教育界的最高荣誉称号“全美最佳教师”,被誉为“老师中的老师”。1987年退休,开始正式写作。2006年,被授予“约翰•杜威教育奖”。2009年6月,病逝于纽约。
1996年,处女作《安琪拉的灰烬》出版,在几乎没有宣传的情况下,靠着读者口口相传,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第1名,并创下在榜长达117周的纪录,一举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全美书评奖、洛杉矶时报图书奖、美国年度好书奖等各大重要奖项。1999年,“安琪拉的灰烬2”《就是这儿》出版。2005年,“安琪拉的灰烬3”《教书匠》出版。系列图书产生重大影响,正如《纽约时报》所评:“堪称多年来兼具全球影响和人文风格的成长小说杰作!”
我不知道该怎么写,我不了解男人,无论是看一个男人的成长,还是看一个成长的男人,我总是觉得我不懂。但是,至少我明白,从苦难中爬出来的人身上寄托着多少天使给予的赐福,即使我不是个基督徒,即使我不愿意做一个唯心主义者,我也坚信,只有“天使”这个词语,才配得上自己...
评分关于这本书我就不罗嗦了,非常非常非常好看。Frank McCourt 把自己苦逼的爱尔兰童年写得让人一边哭一边笑,完全陷入疯狂的纠结之中。强烈推荐大家去买来看看,他用词很简单,句子很短,写得非常有画面感。所以获得普利策奖绝对是当之无愧的。 下面这段真是精彩啊。 看看最...
评分 评分安琪拉的灰烬 [美]弗兰克•迈考特 尽管我们在物质上非常贫穷,但我们总是很快乐,有很多渴望,很多梦想,很多激情,我们感觉很富有。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弟弟,小马拉奇、迈克尔、阿非,我从你们身上学到很多,我钦佩你们,永远爱你们。 历经苦难,依然不失生命的风度 ...
评分it hurts to read about the boy licking the oily paper wrapping fish and chips... the poor brother feeding stray dogs... you don't often read about so much hardship told in such light tone the irish, the catholic, poetic, sentimental, merry and alcoholic irish
当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就读过了这本书.挺艰难的生活,可是在辛酸中还是有着做人的尊严和坚强.
评分高中寒假从图书馆借到后。假期的床头书。感动!
评分直到读过四分之三的时候我还想放弃,幸好坚持读完了,朴素的文字里流露着豁达与乐观,改变过我的一本书。
评分从开始你就看到一个又一个对贫穷的细腻而生动的描述。它不停地述说着这样或那样的一无所有和食不果腹,不停地将天主教地信仰和现实揉捏在一起,你觉得这些描写漫长而让人无助,但是16岁前夜在教堂的发泄和忏悔可以将所有郁结于心的郁闷如泄洪般抒发干净。
评分读的时候,总是免不了在想,假如是在我们身边的社会,会怎么样。不,我不相信在当下的中国,这样没有收入的家庭,孩子会有生存的机会,还能生病在医院里治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