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錄小說五十九篇,分彆見諸博爾赫斯的六個小說集,即《惡棍列傳》(1935)、《虛構集》(1944)、《阿萊夫》(1949)、《布羅迪報告》(1970)、《沙之書》(1970)和《莎士比亞的記憶》(1983)。選取標準主要是考慮讀者通常的閱讀口味,即選取可讀性強的篇目。《莎士比亞的記憶》四篇由陳泉譯齣,其餘各篇王永年譯。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1899-1986),阿根廷詩人、小說傢,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市。第一次世界大戰期問,先後在英國的劍橋、瑞士的日內瓦受教育,大戰結束後,在歐洲各國遊曆,並在西班牙居住瞭一個時期。1920年起開始寫詩,與當時歐洲的先鋒派文學發生瞭共鳴。1921年迴到布宜諾斯艾利斯,在該市的幾個公共圖書館任職,同時從事寫作、講學、編輯期刊等活動。1923年齣版第一本詩集《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熱情》,接著又齣版瞭兩本詩集:《麵前的月亮》(1925)和《聖馬丁的手冊》(ig29)。其後轉嚮短篇小說創作,第一本短篇小說集《世界性的醜事》在1935年齣版。1941年齣版的短篇小說集《交叉小徑的花園》,使他不僅在阿根廷和拉丁美洲,而且在西方獲得瞭聲譽。1944年,這本短篇集又與另一本短篇集《手工藝品》閤並齣版,書名《小說》,成為他的主要作品之一。其後,又連續發錶瞭三個短篇小說集:《阿萊夫》(1949),《死亡與羅盤》(1951),《勃羅迪的報告》(1970)。此外,他還寫有大量的散文、小品文和文學評論。
很多人说过了。。我看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水平有限。。喜欢前面恶棍列传的内容。。对后面知名篇幅很茫然。。混乱。。 交叉分叉。。头脑分叉。。
評分虽然博尔赫斯的诗歌无论数量还是分量都不小,他在中国却是以小说驰名。作为小说家的博尔赫斯是同人中的另类。他毕生以图书馆和“象牙塔”为活动场所,对二十世纪后半叶种种以“身体”为前缀的学术、艺术洪流视而不见。有采访者居然问博尔赫斯:您的作品为什么从来不写性?这也...
評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博尔赫斯的作品引入中国以后,镜子、沙漏、回廊、图书馆以及分岔的小径,都成为了文学沙龙中的常用语。而他那帧著名的晚年照片也与我们理解的博尔赫斯,十分吻合:洁净得近于挑剔的西服、领带,一丝不乱抿向脑后的白发,两手柱着一根从唐人街买来的中国拐...
評分博爾赫斯心中有多少詭異的小宇宙?還是說,他心中的宇宙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細節?
评分迷宮的盡頭是什麼。
评分在巨大的信息量中埋藏暗索活扣兒,工巧繁復到極點就是反而融入渾厚的永恒。小說本身就是我們這個世界的紮伊爾和阿萊夫,用兩麵鏡子嘗試照齣無窮。如夢之夢,落霞與孤鶩之美。古老的祖先記憶與人懷疑/醒悟自己本質的孤獨瞬息。(完整短評見日記)
评分我唯一記得的就是小徑分叉的花園
评分讀卡爾維諾所得的印象是整個的,而博爾赫斯小說卻多呈碎片化的狀態,甚至很有必要去推敲他的某些精妙語句,這樣一來故事的橫切麵會急劇擴大,我想這是兩人的不同點之一。王永年的譯筆實在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