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学史

中国小学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胡奇光
出品人:
页数:353
译者:
出版时间:2005-8
价格:28.00元
装帧:简裝本
isbn号码:9787208056596
丛书系列:专题史系列丛书
图书标签:
  • 语言学
  • 小学
  • 胡奇光
  • 语文
  • 训诂学
  • 国学
  • 漢語言文字
  • 汉字
  • 中国教育史
  • 小学教育
  • 历史文献
  • 基础教育
  • 传统文化
  • 儿童教育
  • 教材发展
  • 学校制度
  • 近代教育
  • 学科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一部研究和论说中国小学(中国古代语言文字学)史的专题著作。全书以“绪论”形式阐述了“小学”涵义的演变、小学传统的特点及小学历史的分期后,分章论说了自周秦至清末时期,小学的发端、创立、发展、转折及终结的历史;对小学的基本内容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以及在小学发展史上单有成就和影响的学者,均作了必要的介绍和阐说;对小学研究的成果,作了有益的借鉴和吸收。

作者简介

胡奇光,1935年生,浙江温州人。1962年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同年考入该系研究生,重点研究中国传统语言学(旧称“小学”)。1965年毕业留校任教。1993年晋升教授,博士生导师。专著有《中国小学史》、《文笔鸣凤——历代作家风格章法研究》、《中国文祸史》等。

目录信息

前言
绪论
一、“小学”涵义的演变
二、小学的基本内容
三、小学传统的特点
四、小学历史的分期
第一章 小学的发端——先秦时代
一、古人关于文字起源的讨论
二、孔子“定名分”与墨子“正名字”
三、《墨经》的语文符号论
四、名实之争与荀子《正名篇》
五、古书训诂的萌芽
第二章 小学的创立——两汉时代
一、“书同文”与字书的出现
二、小学因古文经学以立
三、训诂书之祖《尔雅》
四、《礼记》里的社会方言
五、扬雄奠定小学的基础
六、许慎《说文》是文字学宝典
七、郑玄研究小学的方向
八、《释名》探索语源的尝试
第三章 小学的发展——六朝隋唐时代
一、言意之辩由玄学及文学
二、从俗字书到字样学
三、孙炎反切与梵文拼音学理
四、四声·平仄·诗律
五、《切韵》与南北读书音的统一
六、守温字母与等韵源流
七、从儒家义书到佛家义书
第四章 小学的转折——宋元明时代
一、与近代白话文学相适应的语言观
二、由《广韵》进而探求古音
三、《中原音韵》是普通话音系的历史源头
四、古文字、六书学与民族文字的创制
五、从“右文说”到《通雅》
六、文章作法里的语法观念
第五章 小学的终结——清代
结语 奔向现代的语文新潮
后记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中州技術學院講師 劉振琪 一、作者及其相關問題 胡奇光,浙江溫州人,上海復旦大學中國語言學系教授,從事語言學相關理論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1] 。關於胡氏著作如下(按書名筆劃順序): 1.胡奇光著,《中國小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 2.胡奇光著,《中...

评分

中州技術學院講師 劉振琪 一、作者及其相關問題 胡奇光,浙江溫州人,上海復旦大學中國語言學系教授,從事語言學相關理論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1] 。關於胡氏著作如下(按書名筆劃順序): 1.胡奇光著,《中國小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 2.胡奇光著,《中...

评分

中州技術學院講師 劉振琪 一、作者及其相關問題 胡奇光,浙江溫州人,上海復旦大學中國語言學系教授,從事語言學相關理論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1] 。關於胡氏著作如下(按書名筆劃順序): 1.胡奇光著,《中國小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 2.胡奇光著,《中...

评分

中州技術學院講師 劉振琪 一、作者及其相關問題 胡奇光,浙江溫州人,上海復旦大學中國語言學系教授,從事語言學相關理論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1] 。關於胡氏著作如下(按書名筆劃順序): 1.胡奇光著,《中國小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 2.胡奇光著,《中...

评分

中州技術學院講師 劉振琪 一、作者及其相關問題 胡奇光,浙江溫州人,上海復旦大學中國語言學系教授,從事語言學相關理論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1] 。關於胡氏著作如下(按書名筆劃順序): 1.胡奇光著,《中國小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 2.胡奇光著,《中...

用户评价

评分

海内目前唯一一部专门的小学史。大概小学转型为语言文字学后,研究多集中在语言学史上了,同时学科的划分也导致了小学史书写的困难。 内容和王力的语言学史相似度高。但是作者自言是文化史角度,又是师从周予同学的经学史,具体讨论上确实切合“小学”的题旨。比如谈小学早年内涵为识字之学,而插入先秦语言理论,又同于王力了。 不足也挺多的,一是文化史的倾向太明显,往往强说社会文化。二是分期混乱,经常在此朝补叙前朝数代的研究。三是文中数引太炎和静安的观点,到了清末一节,章王的笔墨却甚少,倒是单为孙诒让开一节,很是迷惑。四是名为小学史,近现代语言学的甚至写到改开后,叙述也是走马观花。倒不如何九盈那本古代语言学史纯粹。另外,意识形态的倾向也比较浓厚。 略为失望,但是目前还没有更好的小学史,唯有待后之学者。

评分

可作为文字学和训诂学入门导览之书。

评分

【小學史】

评分

文化史角度的小学史,入门佳作。然而即便是入门书,音韵学部分读来依然不易。

评分

虽无创意,聊备一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