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尔克诗选》收入的《杜依诺哀歌》和《献给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是里尔克晚年呕心沥血的杰作,也是20世纪诗歌的重要里程碑。
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奥地利现代诗人。生于布拉格,曾广泛旅行欧洲各国,一度担任罗丹的秘书。除诗集、散文集和书信集外,里尔克还译有大量英、法、俄文学作品。
昨日读罢《里尔克诗选》。全书仅由《杜伊诺哀歌》和《献给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两首诗构成。 他的诗是一片自由生长的竹林,看似是竹林,其实只有一课。根须的每一个分岔口都具有模糊的意义,但最终形成的生命却是统一的、明确的。许多疯子在写诗,他是哲学家在写诗。 东晋人写...
评分学《再别康桥》的时候第一次听到“结构美”这个词,虽然早有这个概念,但是这个词第一次听到的时候,觉得很难听。 当时就对这个词比较反感,因为“结构美”这三个字听起来就不美,怎么可以用这么难听的词去总结一种美感呢? 但是提到诗篇结构美感的时候,我脑海里有两首先行,...
评分我永远记得里尔克的绝笔:“纯洁的玫瑰,纯洁的矛盾,幸勿在这许多眼睑之下睡去。” 还有他最后的诗行:“鸽子,从屋子外面打着转,又回来,使昼夜得以和谐。” 诗歌的极致是朴素,像《归园田居》一样的朴素,里尔克也做到了,他最终放下了《杜伊诺哀歌》的拷问,放下俄耳浦斯...
评分那是前年冬天的一个傍晚,当时我和同学在重庆旅游,他们订了比较早的票回去了,我一个就在在重庆市区漫无目的的游荡,那时候夜幕笼罩,突然无比的寂寞,当时就想找一处有灯光的地方呆呆,一家咖啡厅或者书吧都好,最后找到了一家叫做刀锋书酒吧的小店子,店子不大,就两三个房...
评分学《再别康桥》的时候第一次听到“结构美”这个词,虽然早有这个概念,但是这个词第一次听到的时候,觉得很难听。 当时就对这个词比较反感,因为“结构美”这三个字听起来就不美,怎么可以用这么难听的词去总结一种美感呢? 但是提到诗篇结构美感的时候,我脑海里有两首先行,...
vanyun师兄送的,和我一起度过了黑暗的第二次考研
评分别读这本了,二次翻译。达意但不传神,都不像诗了。
评分紫丁香花冠。
评分别读这本了,二次翻译。达意但不传神,都不像诗了。
评分五点起来读完,脑子麻麻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