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阁寺》描写青年沟口素来因自己的生理缺陷而自卑并甚而失去生活的信心和乐趣,唯一的精神支柱是寄托于名胜古迹金阁寺的对美的追求,但又日渐感觉美的永恒存在是对世俗人生追求的阻碍,于是终于一把火烧了金阁寺,摆脱了“美”对人生的禁锢。
《潮骚》通过一个海岛上一对青年男女灵与肉完美结合的纯情之恋,讴歌了生命、活力、健康和大自然的美。(豆瓣)
三岛由纪夫是日本战后文学的大师之一,在日本文坛拥有高度声誉。诸多作品中,以1956年出版的《金阁寺》最为人所熟知,这是部充满悲剧性幻灭美学的作品,奥野健男曾在当时赞赏该作:“这是三岛文学的最高水平,三岛美学的集大成,本年度文坛的最大丰收。”除了日本国内,三岛的作品在西方世界也有崇高的评价,甚至有人誉称他为“日本的海明威”,曾三度入围诺贝尔文学奖,也是著作被翻译成英文等外国语版最多的当代作家。但是,他在1970年时极端激进的政治目的自杀谏世事件,却使他在身后获得褒贬不一的个人评价。
此书《金阁寺潮骚》由三岛由纪夫的2篇小说,即《金阁寺》与《潮骚》组成。 《金阁寺》描写青年沟口素来因自己的生理缺陷而自卑并甚而失去生活的信心和乐趣,唯一的精神支柱是寄托于名胜古迹金阁寺的对美的追求,在相当程度上面是作者自己某种内心骚动的反应;《潮骚》则通过一...
评分初读这本书,真的有点无感。一方面我并不能完全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作者铺设大量笔墨于细节描写,却由于语言的转换失掉韵味。但读过之后细细品味回忆,将整个故事串联方明白个中深意。 能看出三岛由纪夫必定是心思非常细腻之人,能把一花一木,每一帧每一秒刻画得如...
评分看得可真累,一个小和尚一边生活着一边大段的思考有关人生美丑之类的问题。看着别扭又辛苦。 这故事怎么就不让人相信呢?
评分初读这本书,真的有点无感。一方面我并不能完全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作者铺设大量笔墨于细节描写,却由于语言的转换失掉韵味。但读过之后细细品味回忆,将整个故事串联方明白个中深意。 能看出三岛由纪夫必定是心思非常细腻之人,能把一花一木,每一帧每一秒刻画得如...
评分此书《金阁寺潮骚》由三岛由纪夫的2篇小说,即《金阁寺》与《潮骚》组成。 《金阁寺》描写青年沟口素来因自己的生理缺陷而自卑并甚而失去生活的信心和乐趣,唯一的精神支柱是寄托于名胜古迹金阁寺的对美的追求,在相当程度上面是作者自己某种内心骚动的反应;《潮骚》则通过一...
最后大火燃烧真的好壮观,一定要去看一看
评分跟建筑学较近的一本文学作品;建筑学的读者可以从中窥到日本文化中对于建筑“美”的认识、对生命的认识、对永恒的认识。听上去有些悖论,小和尚忍受不了金阁寺的美丽,就把实物烧了,为的是那个“金灿灿的模型”能够在心中永存。从某个侧面,这也是伊势神社常旧常作常新的立场。哦,mishima的文字没得说,古典中的刁钻、艳丽、细腻。
评分万恶的唐月梅翻译的金阁寺意料之外的还可以,尽管每次看到言不达意的地方时我还是坚信她扭曲了原文,可三岛的美确实是出来了。金阁寺本身是现实的令人失望的美,而它却被强制性的认知为一种壮丽永恒的美——来自幻想的美。三岛绞死的美神是它根本无法绞死的幻想和期待,源于自己不断的失望和对自身丑的认识。生活壮烈的瞬间是不能和金阁寺相比的,因而始终需要也就无法达到。鹤川明媚的粉碎,柏原对恶的崇拜,将整个故事推进成绞死永恒的金阁寺。三岛的故事核心本身就存在矛盾并且复杂。某些细部欠缺理解,需重读。
评分我读的是林少华的译本
评分算他写得最好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