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遇春(1906~1932),福建闽侯人,1924年进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学习。1928年秋毕业后曾到上海暨南大学任教。翌年返回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后因染急性猩红热,猝然去世。文学活动始于大学学习期间,主要是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和写作散文。1926年开始陆续在《语丝》、《奔流》、《骆驼草》、《现代文学》、《新月》等刊物上发表散文,后大部分收入《春醪集》和《泪与笑》。
著作书目:《春醒集》(散文集)1930,北新;《泪与笑》(散文集);1934,开明;《梁遇春散文选集》1983,百花;
翻译书目:《近代论坛》(论文)英国狄更生著,1929,上海春潮书局;《英国诗歌选》1931,北新;《草原上》(小说)苏联高尔基著,1931,北新;《荡妇自传》(小说)英国笛福著,1931,北新再版改名《摩尔.弗兰德斯》,1982,人文;《红花》(小说)俄国伽尔逊著,1931,北新;《吉姆爷》(小说)波兰康拉德著。
五四时期作家群,群星璀璨,可是梁遇春被忽视了,至少现在是这样。这种忽视的表现之一便是:这书的封面,作者的名字,竟然错了,把“梁”印成了“粱”。当然这个错误不是我发现的。 梁遇春是谁呢?1906年生,1932年死,享年26岁,生前出了两个小集子,一个叫《春醪集》,一...
评分这是梁遇春的一篇散文的名字。我一直觉得梁遇春是那种真正很优雅,很有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的小男人,这真是一种很难的状态,即使是装出来的也很难。因为感觉男人们都有着强大的兽性,比如不是像鲁迅那样的强有力的攻击性,就是郁达夫那样的食色性也。不过如果梁遇春没有英年早逝...
评分春醪秋心 ——此人只好彩笔成梦,为君应是昙华招魂 我读梁遇春也算得是“相视一笑,莫逆于心”。 去年初冬乱翻《春醪》,印象最深的便是《春朝一刻值千金》——历数睡懒觉的种种好处:“赏心悦意的早晨是一天快乐的先导。迟起不单是使我天天快活地开头,还叫我们...
评分为兄开此组久矣,了无人迹.吾自担其责,笔耕不力,致其空空荡荡,唯兄之数版本著作封皮填充而已. 然我与兄之精神交流,从未间断,反有弥久愈新之感.迟起,捧春醪于榻上,每读皆有新的会意,但逢此时,不禁蘧蘧然有化蝶轻舞之喜悦. 感时光之易逝,唯梁兄之思想永恒.
评分很奇怪没有人对这本书做出什么评论,影印版本,封面图片,版权页,新版复印书与上海书店版的优劣……可以说的很多。比如梁遇春的言语行走。我也很奇怪穆时英都有全集了,而梁遇春没有。
炙熱地燃燒所有人,連淚也被燃盡
评分春天讀梁遇春的《春醪集》,漫不經心的散散,真好。廿六歲死於溫病的醉酒者之歌~~
评分非常好的散文,非常好的人生态度。
评分看完后有很多话想说但又说不出
评分生平不常喝酒,从来没有醉过。并非自夸量大,实是因为胆小,那敢多灌黄汤。梦却夜夜都做。梦里未必说话,醉中梦话云者,装糊涂,假痴聋,免得"文责自负"云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