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劼人是四川成都人,中国现代文学著名乡土文学作家。本书收入他的长篇小说一部、短篇小说七部。其中长篇小说《死水微澜》以四川为背景,以袍哥头目罗歪嘴和农民顾天成及蔡大嫂三人之间的矛盾纠葛为中也描绘了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广阔社会画面,使史诗性质与世态人情的描摹高度结合,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力。
李劼人的大河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以其故乡阳川为背景,比较完整地反映了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十几年间四川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革,被郭沫若称之为“小说的近代史”。本书收入他的长篇小说一部、短篇小说七部。
李劼人,(1891-1962),小说家、翻译家。原名李家祥,笔名老懒等,四川成都人。他于1912年开始写作,自1915年先后担任《四川群报》主笔和《川报》社长兼总编辑,写了人量时评、杂文和近百篇文言、白话小说。1935年至1937年完成三部各自成篇又互为连续的长篇历史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其代表作《死水微澜》,以袍哥头目罗歪嘴和教民顾天成及蔡大嫂二人之间的情感矛盾纠葛为描写中心,塑造了蔡大嫂这一在封建桎桔下极具叛逆性格的妇女形象。
这本书看完了之后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林语堂先生的《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 )。之于我一个四川人而言,感觉这本书更贴切的名字应该是“Moment in Chengdu ”。可是不同于写给外国人看的《京华烟云》,在同样的大时代下(清末,义和拳,八国联军侵华),我觉得这本土生土...
评分李劼人的三部曲之一,《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写了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时期,发生在四川的故事。在省图书馆的角落里找到了1980年四川人民出版社的《李劼人选集》第一卷,用三天时间读完了三部曲之一《死水微澜》。 它又一次让我看到了文学的丰富和神奇。有人...
评分 评分有人说李劼人是中国的“左拉”,左拉的书我没读过,不好置评。也许李劼人真有模仿左拉的嫌疑,但至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你很难找到像李劼人一样的作家。李劼人是一个异数,不同于那个时代任何一位中国作家,他远离整个现代文学文坛独自生长,自开自落,在无人之处暗吐芬芳,你...
评分一开始是想家,想看四川方言小说,看了以后发现并没有多少方言,不同于孽海花通篇的吴语对白。不过还是学会了一些零星的四川话的正确写法,比如说是“鸩”不是“整”:四川话前后鼻音不分,但是以情理推测,鸩字更阴毒更狠,比开玩笑的“整”要符合方言的本意。 辛亥革命前的天...
mono推荐。辛亥前后的四川,我自己把它和《边城》《呼兰河传》归一类了,但是故事结构和语言比前两个好,加上我对成都话的亲切感。还学习了老成都城市历史的一些有趣细节,比如满城的存在。可惜以前在成都时太懒,没想到去读。他的其他书要继续读下去。
评分他的手法很现代很古典,散点透视,串珠一般犹如水浒传,然而更妙在又首尾具全,有个非常有技巧的开头。唯一不喜欢的是他对女性人物的想象,以及对爱情的理解——那只不过是爱欲罢了,私以为这本小说还没有触动到情字。
评分成都人的小说。
评分简直超越了我对张恨水的热爱!
评分mono推荐。辛亥前后的四川,我自己把它和《边城》《呼兰河传》归一类了,但是故事结构和语言比前两个好,加上我对成都话的亲切感。还学习了老成都城市历史的一些有趣细节,比如满城的存在。可惜以前在成都时太懒,没想到去读。他的其他书要继续读下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