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氏451》是雷·布雷德伯利关于控制与对抗的代表作,有着多达五百万册的发行量,备受世人推崇。今天重读这部经典之作引起的共鸣,与作品50年前首次出版时造成的轰动如出一辙。故事主人公盖伊·蒙泰戈是一名消防队员,不过他的工作是焚烧违禁书籍。他已经当了十年的消防队员,并且从来没有过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乐趣:在午夜奔跑,看着书一页一页地烧成灰烬……这一切都是快乐的,他从未曾过,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17岁的女孩,通过女孩,他又认识了其他人,他们都有惊人的记忆力,看完就把书烧掉,然后把内容记在心里。他们“跟普通人没什么两样,像是跑完了一段长路,经过漫长的寻觅,见过美好的事物被焚毁,如今已垂垂老矣,聚在一起等待曲终人散,灯干油尽。他们并不肯定自己脑中所记载的一切,能使未来每一个日出发出更纯净的光辉,他们对此并无把握。但他们确知,那些书储存在他们平静的眼眸之后,完好无缺地等待着将来某一天,那些手指干净或肮脏的读者再来翻动。”
雷·布雷德伯利(Ray Bradbury),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的沃基甘。1941年起他开始给几家杂志投稿,1943年起专业写作,三年后获得“最佳美国短篇小说奖”。迄今已出版短篇小说集近二十部,其中著名的有:《火星编年史》(1950)、《太阳的金苹果》 (1953)、《R代表火箭》(1962)、《明天午夜》(1966)等。《华氏4510》是他最为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该书奠定了作者小说家的地位。布雷德伯利不仅是世界闻名的科幻小说家,而且还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数一数二的文法家,他的短篇小说几乎已被翻译为全世界的各种文字。
故事本身很有创意,语言都是诗一样的,非常漂亮,语言上很赞,不少地方轻灵飞扬 结构和故事上和其他反乌托邦小说比较类似,尤其是和<美丽新世界>有点儿像,都是高科技下,人们浑浑噩噩的看似快乐的生活 没有书籍、没有思考、没有哲学,没有一切让人头疼的东西 而且是扼杀这一切...
评分书的意义是什么? 曾经在美国的自驾游中,我和我的姐姐表达过:“我希望有一本书能够指导我一切我需要的社会知识,能够告诉我一切看人、对待人的方法,能够让我毫无畏惧的踏上社会” 我姐姐的回答是:“这种天书是绝对不存在的,相对应的,社会才是给你这些知识的根本。” 放眼...
评分因为文笔,一切都被原谅。布拉德伯里真是好呀,让蒙塔格出逃,而遗落的“记忆者”遍布城市外围。 隐喻。观城市和与之一河之隔的城郊,如《北京折叠》中在外围观看翻转中的北京。指向城市文明?惊心动魄,遂想起好友言说,和在宿舍的室友用话语沟通,不如直接发微信。火的点燃总...
评分华氏451度—— =纸张的燃点; =书籍的燃点; =知识的燃点; =理性的燃点; =自由的燃点; =人性的燃点。 当旧世界一切可以被冠以高尚,美德,圣洁,美好的物质与精神被燃烧毁灭殆尽之时,正是一个崭新的混沌的新世界的起始点——以华氏451度为界。
评分在打开书页之前,我做好了准备,准备再一次迎接扑面而来的黑暗,准备再一次扎进僵冷死寂的1984。但是我带着一点点惊异与一点点欣喜发现,我错了。《华氏451》不是铁幕,不是了无生机的世界——或者,至少,不全是。虽然整个故事都笼罩在灰暗的颜色当中,但在每一个人物的身上却...
最初是从《图书馆战争》过来的~不过读着读着就相见恨晚了!好的故事呢,只在于精妙的一点立意——不可说破的~
评分时间闻起来是个什么味儿,是尘土味,是时钟味,还是人类的味道?
评分太短了,意犹未尽呀
评分这并不是本1984式的政治寓言。事情到了这一步,巨大的电视墙包围了人们,彼此相依的只是空虚愚蠢的男人和空虚愚蠢的女人。精华本,文摘本,各种小报,所有一切快得令人窒息,匆匆结尾。书里出现更多卡通形象、更多图片。思想吸收的东西日益稀少,急不可耐。“这并不是政府下达的指令。一开始就没有什么权威、声明或者审查,没有!技术,大规模的宣传和少数派的压力,造就了今天这个状况。”不过。后记里(P193)队长的话又是什么样的意味呢?
评分时间闻起来是个什么味儿,是尘土味,是时钟味,还是人类的味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