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氏451》是雷·布雷德伯利关于控制与对抗的代表作,有着多达五百万册的发行量,备受世人推崇。今天重读这部经典之作引起的共鸣,与作品50年前首次出版时造成的轰动如出一辙。故事主人公盖伊·蒙泰戈是一名消防队员,不过他的工作是焚烧违禁书籍。他已经当了十年的消防队员,并且从来没有过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乐趣:在午夜奔跑,看着书一页一页地烧成灰烬……这一切都是快乐的,他从未曾过,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17岁的女孩,通过女孩,他又认识了其他人,他们都有惊人的记忆力,看完就把书烧掉,然后把内容记在心里。他们“跟普通人没什么两样,像是跑完了一段长路,经过漫长的寻觅,见过美好的事物被焚毁,如今已垂垂老矣,聚在一起等待曲终人散,灯干油尽。他们并不肯定自己脑中所记载的一切,能使未来每一个日出发出更纯净的光辉,他们对此并无把握。但他们确知,那些书储存在他们平静的眼眸之后,完好无缺地等待着将来某一天,那些手指干净或肮脏的读者再来翻动。”
雷·布雷德伯利(Ray Bradbury),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的沃基甘。1941年起他开始给几家杂志投稿,1943年起专业写作,三年后获得“最佳美国短篇小说奖”。迄今已出版短篇小说集近二十部,其中著名的有:《火星编年史》(1950)、《太阳的金苹果》 (1953)、《R代表火箭》(1962)、《明天午夜》(1966)等。《华氏4510》是他最为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该书奠定了作者小说家的地位。布雷德伯利不仅是世界闻名的科幻小说家,而且还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数一数二的文法家,他的短篇小说几乎已被翻译为全世界的各种文字。
#一 《华氏451》最有趣的部分,并不是他的正文,而是他的后记。在后记里面,他提到在编排话剧版本中,增加的几个细节,其中的一个是消防队长毕缇身份的来历。毕缇原本也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但是人生经历了母亲病逝、父亲自杀、恋人离弃、朋友猝死等等人生变故之后。他无法从书...
评分华氏451度—— =纸张的燃点; =书籍的燃点; =知识的燃点; =理性的燃点; =自由的燃点; =人性的燃点。 当旧世界一切可以被冠以高尚,美德,圣洁,美好的物质与精神被燃烧毁灭殆尽之时,正是一个崭新的混沌的新世界的起始点——以华氏451度为界。
评分故事本身很有创意,语言都是诗一样的,非常漂亮,语言上很赞,不少地方轻灵飞扬 结构和故事上和其他反乌托邦小说比较类似,尤其是和<美丽新世界>有点儿像,都是高科技下,人们浑浑噩噩的看似快乐的生活 没有书籍、没有思考、没有哲学,没有一切让人头疼的东西 而且是扼杀这一切...
评分《华氏451》(Fahrenheit 451),Ray Bradbury 1953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的地下室里创作出来,1966年由Truffaut改编为电影。我去年年底看的电影,事隔近一年后无意中在上海图书馆看到了重庆出版社今年5月份刚出的中译本,译者是竹苏敏。电影和原著基本吻合,最大的不同...
我的那篇科幻越写越烂,本来我都要放弃了。昨天读完这本书之后,发现这么糟糕的一本书都能成为科幻经典,今天早上就爬起来一口气给写完了。感谢作者雷·布雷德伯利。
评分太短了,意犹未尽呀
评分这书是不是不适合用中文读呀
评分散文一样的小说,可是也许是太像散文了反而故事情节描写得有些不清不楚,一般来说反乌托邦的设定基本逃不过科幻的背景,不过这本算是很软了。里面有很多段话值得摘录,而且有很得我心的关于鹿的隐喻,还有生锈的铁轨和看得到星光的森林,能戳的中我的精神力的点,再加上这是一本关于书和知识的小说,通过时间和记忆传承的沉重感好舒心。关于火焰的反转描写也很好,作者的各种隐喻暗示都恰到好处。【摧毁一个时代,重建一个时代,一个保持缄默的时代,一个言论自由的时代。】最后想说这本书本来以为可以开心读个TXT结果读了一半没了找了半天找了个PDF,还是那种扫描版也是心酸_(:3」∠)_
评分时间闻起来是个什么味儿,是尘土味,是时钟味,还是人类的味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