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汪曾祺 美食 散文 饮食文化 随笔 饮食 吃 生活
发表于2024-11-21
五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汪曾祺既不是达官贵人,又不是商贾巨富,因此所食、所喜的多是地方风味和民间小食,他谈萝卜、豆腐,讲韭菜花、手把肉,皆是娓娓道来,从容闲适;读的人则津津有味,满嘴噙香。汪曾祺在《葵・薤》里说,自己小时候读汉乐府《十五从军征》“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怡阿谁”时,尽管他“未从过军,接触这首诗的时候,也还没有经过长久的乱离,但是不止一次为这首诗流了泪”。想见汪曾祺老人也是多愁善感,性情中人,遇事有激情,有感动,有愤慨。
但汪曾祺并不止于见花流泪,感别伤心,而是追根究底,想要弄明白葵到底是什么物种,他从《毛诗品物图考》追到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和《植物名实图考》,恰巧在武昌见到了古书中的葵―――冬苋菜,终于放下了一件心事,总算把《十五从军征》真正读懂了。当然,汪曾祺的心思可不仅仅在考古,而自有深意,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劝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么都要尝一尝”,“一个一年到头吃大白菜的人是没有口福的”。中国人讲究寓教于乐,汪曾祺也不例外,在其他几篇谈美食例如《吃食与文学》的文章里,他犹如邻家老妪,絮絮叨叨地讲自己的创作观点和人生感悟,可是你竟然一点也不讨厌他,反而觉得他是一个挺可爱的小老头。
汪曾祺(192O~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 1943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1946年起在《文学杂志》、《文艺复兴》和《文艺春秋》上发表《戴车匠》、《复仇》、《绿猫》、《鸡鸭名家》等短篇小说,引起文坛注目。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辑《北京文艺》和《民间文学》等刊物。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另有一些京剧剧本。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看这类书真幸福
评分单说吃五星,谈文艺三星..谈吃参长评:http://www.douban.com/review/3159809/
评分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看这类书真幸福
评分单说吃五星,谈文艺三星..谈吃参长评:http://www.douban.com/review/3159809/
评分哈哈,超爱汪曾祺的说吃的散文,以前初中看他的端午节就爱上了
前半本书里读到了汪自己写的几首诗,我评注道,他的散文如果打10分,这些诗只怕2分都探不上。看书中途自己写了一篇文章给校友,返回来继续看他的文,前后对比反差太大了,一下子意识到,他的散文恐怕是远超他人,属于极好的那种了。 不必多说,且自寻来看。久寻不到的文科生们...
评分 评分和汪先生一样,是旅居北京的南方人。看到文中故乡的野菜,特别的亲切,会欢喜的说‘我们那里的什么什么菜就是叫这个名字的,就是这样吃法的’,然后惆怅的想到北京没得卖。先生的文字和先生描述的菜品一样,清淡,有味。
评分他的这本书我没看过,但其中的有些文章却是读过的。依稀记得汪老曾在书中提过昂茨鱼。这是江浙一带常见的淡水鱼,初秋清晨若是大雾,该鱼往往浮在水面上换气(气压低,水中的氧气少),轻轻地划船过去,用网兜一捞,没准就能捞到。这种鱼不需要鱼苗,淡水河里多得很。老家通常...
评分说吃,得先说人世。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贵国自古以来就喜欢说「治乱之分」。治乱有别,各有生存之道。像曹操这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两头都吃得开的人生赢家,罕有。一个普通人,治世也好乱世也罢,可能全身性命都扑在一个“吃”上。翻开满满写着吃人二字的...
五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