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尾芭蕉(1644~1694),日本江戶時代俳諧詩人,本名鬆尾宗房,彆號桃青,泊船堂,風羅坊等,生於日本三重縣的伊賀國。十九歲的時候,開始瞭俳句的創作生涯,曾拜俳句大師北村季吟為師,學習俳句,1861年改稱“芭蕉”後代研究者也以此為界,將他的創作分為“芭蕉前期”和“芭蕉後期”。他在貞門、談林兩派的基礎上把俳諧發展成瞭具有高度藝術性和鮮明個性的庶民詩,作品被日本近代文學傢稱為俳諧的典範,至今仍被日本人民奉為“俳聖”。芭蕉一生貧寒,酷愛行旅。作品有《奧州小道》、《書箱小文》、《嵯峨日記》、《猿蓑》等。
本書收錄瞭日本古典俳句三大俳人鬆尾芭蕉、與謝蕪村、小林一茶俳句共四百餘首。
还行 这个评价 不是对松尾 不是对林林 是对两种文字永不可息息相通的遗憾 以前不理解 看着翻译过来的叶浦盖尼奥涅金还是很不错的 直到学了日语 松尾的美 大概和我不熟悉的中国诗词一样 让人惊叹 但是看一看这本书 林林老师的学术水平就不怀疑了 但是 松尾不再是松尾 成了牛...
評分 評分唉,俳句这东东,毕竟不是我们中国的,日本语本身与汉语不同,哪怕是他们所用的汉字,和我们的也绝不一样用。国内翻译俳句的确实都很难传神,林林先生是老辈的了,他的译笔很多还是很可取的,我认为在国内也是这方面的翘楚了。我读过很多中国人翻译俳句都译成汉诗了,不忍卒...
評分翻译和原句,远的不是距离,是境界呀~ (以下为复制,请无视~) —————————————————————————— 翻译和原句,远的不是距离,是境界呀~翻译和原句,远的不是距离,是境界呀~翻译和原句,远的不是距离,是境界呀~翻译和原句,远的不是距离,是境界呀~翻...
評分一直想看一看俳句,就找来看了,是本83年的书,主要是抱着“前人语言水平总是比后人高”的幼稚观点,也算一种扭曲的Golden-age complex. 可惜我半点儿日文都不通。 我原先以为俳句就是整齐划一“五-七-五“的格式,哪知道日语不似汉语这般单音为字。十七音的(日式)俳句,无法...
地鐵讀物。“彆拍打呀,蒼蠅手揖腳跪啦。”忽然想起被感動過的周譯:”“不要打呀,蒼蠅在搓他的手,搓他的腳呢。“讀日本小句需要有一顆清淨心、清涼心,幽靜暗生,”返影入深林,獨照青苔上“。
评分俳句的生命在於它的生發性,乃為一葉知春。用芭蕉的話說,就是——“京都看花天,群集九萬九韆”。又讓人想起萊辛所言之“最富有包孕性的頃刻”(the most pregnant moment)。 隻有心靈細敏之民族,纔會有俳句這樣短促詩體的齣現。他們不再滿足於宏大的敘事與綿長的抒情,而是流連於那些迷離閃爍的瞬間,把那小小的一瞬容展成脈脈的永恒。鍾敬文先生在本書序的最前麵的一首小詞中的一句,可作其注解:“話瀾紛湧處,日影暗移中。” 我真的非常喜歡林林先生偏好帶語氣詞的白話體譯文。該版本最大的缺憾,就是對於譯得這麼好的俳句,卻沒有同等美麗的注解。
评分: I313.22/4974
评分我認為用文言文來翻譯俳句更好,尤其是芭蕉和蕪村這樣漢詩氣質濃鬱的,林林翻譯的比近期齣的兩本更有神韻。小林一茶不閤適文言文,但原文亦有古樸味,隻可惜我們的舊詩人沒他這樣活潑的可參考。俳句和漢詩比,整體差距不小,日本三大古典俳句大師這樣水準的,中國舊詩人可以隨便列舉幾十位。而俳句妙處應該就在於它的係統不嚴謹,以缺為全,在詩裏能記錄些隨意的小趣味。中國詩人對詩的敬畏心讓他們不敢專注於此,於是寫到筆記、閑文裏瞭。
评分: I313.22/4974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