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当代画家。1953年生于上海。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赴美国纽约,作为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接受清华大学特聘教授职位,现任绘画系第四研究室责任教授。
《陈丹青音乐笔记》的内容是1992-1998年间,作者在纽约寓所陆续写给上海《音乐爱好者》双月刊的十几篇文章,包括“灵堂琴声”、“告别交响乐”、“赴死的演奏”、“外国音乐在外国”、“阶级与钢琴”等篇。
ok,买这个是怀旧. 大学时候不务正业,人家自习我去图书馆,看的不是正经书直奔杂志阅览室.象<音像世界><环球银幕>一类是自己买的,为什么,因为图书馆里这些书外借频率高,去了也看不到,看到了发现里面全是大窗户小窗户,大学生智商就是高,知道偷书不是偷,如果只是把喜欢的明星照片...
评分“音乐,可以在听者的联想中指具体而微的事物。”陈丹青听《斗牛士之歌》,想起的是六六年夏末秋初的夜色,想起弄堂口一群蜂拥而过的红卫兵,用上海话唱《卡门》的主题歌。他还说,每当《拉科齐进行曲》响起时,他眼前掠过的,是赣南山村的土屋,土墙,房梁,摇曳跳动的油灯灯...
评分书是早两个月就读完了的,读完只觉十分适意,特意上来查了一次,想着要不要写点什么。后来一直忙,就搁下了。现在再不写,怕日后只记得那种适意的感觉了,呵。 又翻了一遍目录,说不出喜欢哪篇,因每一篇中都有令人会心的细节。比如《灵堂琴声》里将霍洛维茨,说他仪表非凡,“...
评分围棋史上有个著名的神话传说——“烂柯”,语出自南朝梁国任昉的《述异记》: 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而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尽烂。既归,无复时人。 信安郡在...
评分性癖好涂鸦,却从未受过专业训练,多年来有个不好不坏的习惯,喜欢在纸上泼洒颜料之时用一点音乐作为佐料,下笔的节奏快慢、力度深浅便随着乐曲的旋律一同摇摆。音乐可以让人暂时抛却绘画时那种无所适从难以驾驭画笔的苦痛,人只顾顺了音符游走的方向一气向前运笔,画成...
文字超一般。他和文道兄都是口才胜文采。
评分有意思的人写有意思的书。
评分不是很透彻
评分一向喜欢看这类随笔似的乐评。
评分陈丹青聊画、马世芳聊音乐、北岛聊诗人、董桥聊藏书,是看内行人津津乐道如数家珍。陈丹青聊音乐……感觉就是……[给你秀秀我的高雅爱好吧]……-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