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東道西

說東道西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唐魯孫
出品人:
頁數:216
译者:
出版時間:2005-01
價格:23.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3351473
叢書系列:唐魯孫係列
圖書標籤:
  • 唐魯孫
  • 美食
  • 文化
  • 飲食
  • 隨筆
  • 民俗
  • 散文
  • 老北京
  • 說東道西
  • 對話
  • 觀點
  • 思考
  • 社會話題
  • 生活感悟
  • 思想啓濛
  • 自由錶達
  • 文化探討
  • 觀點碰撞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唐魯孫係列:說東道西》作者唐魯孫,本名葆森,魯孫是他的字。1908年9月10日生於北京,1946年到颱灣,1985年在颱灣病逝。滿族鑲紅旗後裔,珍妃的侄孫。畢業於北京崇德中學、財政商業學校,曾任職於財稅機構。年輕時隻身外齣謀職,遊遍全國各地,見多識廣,對民俗掌故知之甚詳,對北京傳統文化、風俗習慣及宮廷秘聞尤所瞭然,被譽為民俗學學。加之齣身貴胄,有機會齣入宮廷,親曆皇傢生活,習於品味傢廚奇珍,又遍嘗各省獨特美味,對飲食有獨到的見解而有美食之名。

著者簡介

唐魯孫,本名葆森,魯孫是他的字。1908年9月10日生於北京,1946年到颱灣,1985年在颱灣病逝。滿族鑲紅旗後裔,珍妃的侄孫。畢業於北京崇德中學、財政商業學校,曾任職於財稅機構。年輕時隻身外齣謀職,遊遍全國各地,見多識廣,對民俗掌故知之甚詳,對北京傳統文化、風俗習慣及宮廷秘聞尤所瞭然,被譽為民俗學傢。加之齣身貴胄,有機會齣入宮廷,親曆皇傢生活,習於品味傢廚奇珍,又遍嘗各省獨特美味,對飲食有獨到的見解而有美食傢之名。著作有《老古董》《酸甜苦辣鹹》《天下味》等,量多質精,允為一代雜文大傢,而文中所傳達的精緻生活美學,更足以為後人典範。

圖書目錄

饞人說饞(序一) 逯耀東
憶唐魯孫先生(序二)高陽
何以遣有生之年(自序)�
輯一.美味珍饈�
想起有味美餛飩�
北平的燒餅油條�
山西麵食花樣多�
揚州炒飯伊府麵�
閑話嶺南粥品�
吃在江西�
吃在察哈爾�
山東半島的幾種特殊海鮮�
江南珍味蘇州無锡船菜�
幾樣難忘的特彆菜�
故都的羊肉床子�
德州扒雞枕頭瓜�
菊前桂後憶魚�
口蘑的話�
熊掌瑣談�
金�調鹽話醬園�
一盞寒漿驅暑熱梅湯常憶信遠齋�
濺雪堆花話啤酒�
輯二.故人軼事�
華園澡堂子・西來順褚祥�
我所認識的還珠樓主�
啼笑因緣�
銀河憶往�
早期電影界兩位傑齣人物�
阮玲玉的一生�
張織雲的遭遇�
從北平幾把好鬍琴談到王少卿�
言菊朋的淒涼下場�
看電視雁門關憶往�
輯三.風俗掌故�
閑話磕頭請安�
北平的“勤行”
談談紅白份子�
藍印泥�
玩票・走票・龍票�
酒話之中蘊含人生大道�
從亂世用重典談到前代的酷刑�
鬼氣森森的打花會�
輯四.說東道西�
中國民間藝術
從藏冰談到雕冰
香煙瑣話
閑話鯊魚�
天府上食珍味不如颱北華筵�
話說當年談照相�
發型雜感�
從金警星引起的迴憶�
從一個小埠看美國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烧饼】 一般说来,麻酱 烧饼要比马蹄的尺寸略大点,因为芝麻酱烧饼可以白嘴吃,要是夹别 的吃食,就把瓤儿掏出来,吃素的夹雪里红炒黄豆芽,吃荤的最好是夹 上红柜子的猪头肉。 还有一种叫薄脆,天津叫它糖皮儿或 锅鼻儿,把油面擀成长方形,下锅一炸,薄能透明,泡在...

評分

【烧饼】 一般说来,麻酱 烧饼要比马蹄的尺寸略大点,因为芝麻酱烧饼可以白嘴吃,要是夹别 的吃食,就把瓤儿掏出来,吃素的夹雪里红炒黄豆芽,吃荤的最好是夹 上红柜子的猪头肉。 还有一种叫薄脆,天津叫它糖皮儿或 锅鼻儿,把油面擀成长方形,下锅一炸,薄能透明,泡在...

評分

【烧饼】 一般说来,麻酱 烧饼要比马蹄的尺寸略大点,因为芝麻酱烧饼可以白嘴吃,要是夹别 的吃食,就把瓤儿掏出来,吃素的夹雪里红炒黄豆芽,吃荤的最好是夹 上红柜子的猪头肉。 还有一种叫薄脆,天津叫它糖皮儿或 锅鼻儿,把油面擀成长方形,下锅一炸,薄能透明,泡在...

評分

书里说:喝惯了吴裕泰的茶,就绝对不改喝张一元。我觉得吧,我还真没那么矫情,我咋就分不出来这两家茶庄茶品的区别呢。不过吴裕泰的文化的确比张一元看起来更雅致,相比之下,感觉张一元怂爆了。但谁让我第一次买茶就在张一元呢,如果两家店同时出现在我面前,我断然会走进张...  

評分

书里说:喝惯了吴裕泰的茶,就绝对不改喝张一元。我觉得吧,我还真没那么矫情,我咋就分不出来这两家茶庄茶品的区别呢。不过吴裕泰的文化的确比张一元看起来更雅致,相比之下,感觉张一元怂爆了。但谁让我第一次买茶就在张一元呢,如果两家店同时出现在我面前,我断然会走进张...  

用戶評價

评分

文筆+見識+資本,談吃的,現當代無齣其右瞭。

评分

2005年7月10日 天津。伊秉綬(字墨卿)是福建汀州人,乾隆年間進士,做過廣東惠州、江蘇揚州知府…除瞭伊府麵外,還發明瞭揚州炒飯。…炒飯所用的米必用洋秈,也就是西貢暹羅米,取其鬆散而少黏性,油不要多,飯要炒得透。除瞭雞蛋蔥花之外,要加上小河蝦,選紐扣般大小者為度,過大則肉老而擋口瞭。另外,金華火腿切細末同炒,這是真正的揚州炒飯,後來廣州香港的酒傢飯館都賣揚州炒飯,蝦仁大如現在的一元硬幣,火腿末變成叉燒瞭,還愣說是揚州炒飯,伊墨老地下有知寜不笑殺。P18-19,2005年1月第1版

评分

掌故頗多,文字太油。

评分

愈讀愈覺舊食的好。

评分

做個資深吃貨太難瞭。不僅要有權有錢有勢有地位,還得交友廣闊天南地北四處走走,這樣纔有機會見常人所不能見,吃常人所不能吃,知常人所不知。同時還得有一顆不怎麼悲天憫人卻坦蕩蕩的心,這樣吃平民小吃不覺掉份兒,而吃起難得一見的珍饈纔可以毫無顧忌大快朵頤。除此之外,生花妙筆和“不過是吃而已”的心境也很重要,前者用於記錄,後者則不會標榜太多東西在吃的上麵,顯得純粹而不誇誇其談。最後還得求而不得,再也吃不到瞭,那樣動筆迴憶起來的時候,美味更是誘人。總結以上幾點,自詡愛吃的我大概真的是豬。不過本書的“風俗掌故”篇也很好看,《打花會》最有意思,而民國時代的名字可真好聽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