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北京 随笔 老北京 散文随笔 记忆 文集 历史 现代文学
发表于2025-02-23
北京乎(上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收入1919—1949年间74位现代文学名家抒写北京的散文121篇,其中既包括如鲁迅的《我观北大》、老舍的《兔儿爷》、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等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又包括许多大家未必熟悉的隽美散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美不胜收,汇聚了浓浓的社会风情和细腻洒脱的描写,从侧面发映出30年间的北京历史风云。本书既是为读者提供的一份优秀散文读物,又是为研究者提供的一份丰富的专题史料。
老舍
评分难得的都是民国时期作家的笔触,主题只有一个——北京,或是应该称北平。只不过毕竟书中的作家太多了,风格各异,每篇又都不长,所以读来有些跳跃。读毕,记住了徐志摩笔下的廉枫夜半到墓地与陌生外国女孩儿及看门人的遐思,记住了石评梅那寒冷静素的雪夜,记住了妙峰山的香会,还有一位湖畔诗人潘漠华,他的文字阴郁到了极点,以为他文字过后就要随着朋友去了,结果确实如此,一年后他去了,确是革命就义。
评分读得不仔细
评分读得不仔细
评分突然想把收藏的这几本关于北京的书做个了断,就从这本开始。好久没读散文了,1919~1949散文日记等选编:一战结束五四运动~ 上部都是散文,有矫情造作之感 独坐敬亭山 妙峰山花会,居庸关、北平图书馆、戒坛寺、潭柘寺、中山公园、鲁迅故居、王国维纪念碑、梁启超墓 没有家,没有爱,没有温暖,只有一根生活的鞭子在赶他 古城犹如一位臃肿的老人,盘着不能动弹的腿,眼睁睁守着这一切 那石板猛地吸走了指尖的温度 男旷女怨戾气冲天 一别两易寒暑千般都似隔世 市民似敲窗的苍蝇,不知何处有隙可钻 皇宫巍然矗立在旁边,也有比乡下还不如的小胡同,一墙之隔,可以分别城乡,表示古今,而配合起来却有十分自然 我大约是北平的情人 隔江人在雨声中 在人海荒波中,我已久惯于浮浪 你那如云的华发,古典的面容 水神的丰姿,引我直抵
盈盈一个小册,竖排版。很适合怀旧的心境。 还是很多年前买的了。 还是可以让今天生活在支离破碎、拥挤世俗的新北京里的我们,依稀还能忆起一点点昔日的风华。 当年,这是一座怎样的城,怎样的一群人。 世居于此的我的祖辈们,是如何待人接物,是如何恬然安居。 各家随笔编辑得...
评分(既然都是说北京,也贴一篇多年前的旧文,现在看很幼稚,不过当时心气儿使然。) 趁我现在还没改变主意之前把它说出来:无论北京变成什么样子,她始终是我的北京,是我不能抛弃的北京。不知道若干年后,她会变成什么样子,相像不出,会不会像科幻小说里写的那样落个可悲又无...
评分(注:翻到一篇,一年前在广州时的读书笔记。那时是仲夏,想起北京,也是想念大雪纷飞。) 已是盛夏。盛夏的广州,宿舍里没空调,电风扇呼呼地翻着热浪。不知道该看点什么书的时候,就在书架上来回看,在朴素的书架上看到了朴素的《北京乎》,两册,竖排,从后往前翻...
评分看散文本就会有种淡淡的感伤,这里说的是好散文。众多文人对自己身处其中的旧京絮絮叨叨地讲述着身边的是是非非,看上去那么遥不可及又仿佛在身边。而笔下的悠闲与惬意也早已不属于现在京城的模样了。恐怕这些敏感的文人生活在今天一定写不出来这样潇洒的文字,而最可能的是在...
评分看了下册,没有再去看上册了,打算如果真的去北京玩,那是一定要找几个书里提到过的时间去的,好景还需要好季节啊。 黄裳的那几篇不错,第一次看黄裳写的文章,说的京戏,很喜欢其中唱戏人的韵味的描写。 后面有几篇,忘记是谁写的啦,写北京房子都要坐北朝南是因为建筑师感觉...
北京乎(上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