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儿汤姆·琼斯史

弃儿汤姆·琼斯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英] 亨利·菲尔丁
出品人:
页数:1438
译者:张谷若
出版时间:1993-10
价格:36.3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714599
丛书系列:世界文学名著珍藏本
图书标签:
  • 英国文学
  • 亨利.菲尔丁
  • 菲尔丁
  • 外国文学
  • 英国
  • 小说
  • 张谷若
  • 名著
  • 小说
  • 历史
  • 英国
  • 经典
  • 人物传记
  • 社会评论
  • 18世纪
  • 虚构作品
  • 文学
  • 冒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小说通过汤姆·琼斯和相关的人物的活动以及穿插故事,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描写了当时的现实生活,展示了一幅富有时代色彩的社会和人生长卷。

作者简介

亨利·菲尔丁(Henry Fielding,1707年4月22日-1754年10月8日)英国小说家,戏剧家。其代表作品《汤姆·琼斯》对后世影响极大。

生平

1707年菲尔丁生于英国萨默塞特郡,就读于伊顿公学。他的妹妹后来也成为了著名作家。菲尔丁写了一部浪漫小说,却因此引起了官司,之后他前往伦敦继续写作。1728年菲尔丁前往荷兰莱顿学习,回到英国之后,他开始为剧院创作剧本。他当时的一些作品对当时沃尔波尔爵士领导的英国政府进行了辛辣的讽刺,特别Golden Rump一剧,作家的讽刺功力初露锋芒,但也导致了1737年政府宣布实施剧院许可证法案。

这一法案使得上演的剧本时刻受到怀疑,在舞台上讽刺政治已经不再可能。菲尔丁因此退出剧院,重操法律旧业。1748年他成为米德尔塞克斯和威斯敏斯特的治安官员。

目录信息

一、献词
二、第一卷 此卷对弃儿之所叙,只尽在本史初期读者对其出生所须知或应知者
第一章 卷首引言,或筵上菜单。
第二章 对乡绅奥资生生只有简短的刻画,而对他妹妹白蕊�,则叙述详细。
三、第二卷 揭示夫妻在生活不同阶段中各有其苦乐,以及卜利福上尉和白蕊�・奥维资小姐婚后二年中其他各种情况。
第一章 说明本书这为历史属于何类,兼及其何所似,何所不似。
第二章 宗教方面对私生子宠爱太过之告诫;玳波萝・维勒钦阿姨之重要发现。
四、第三卷 此卷所叙,包括汤姆・琼斯十四岁至十九岁数年中在奥维资先生府里所发生重要之事件。读者于此卷中,亦可获得幼童教育之某些启发。
第一章 几无所有,或一无所有。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此书可谓英国文学的榜样式作品,全书洋洋洒洒上千页,典型的流浪体小说,分三个阶段,前面是弃儿汤姆·琼斯的来历不明以及早年生活。中间则是汤姆·琼斯的流浪式生活,这里与其他大量同类型小说不同的是,汤姆·琼斯没有经受战乱、饥荒、强盗等传统危险,可以说见识面相对“狭...  

评分

有人评价汤姆琼斯说,他是一个最真实的男人。他的风流成性,是因为他能直面自己的感情,顺着自己的天性,他的内心仍然将自己爱的女人作为最后的心理归宿。 如此而言,是不是也可以说,潘金莲,爱玛是最真实的女人呢? 好像在爱情世界里,有两种评判标准,对男人和对女人是两种...  

评分

我是在微信读书上看的,可惜是个简版。好处是一天就看完了。这让我有点小开心,忙里还能看完一本书。 由于是简版,所以故事进展神速,没有太多细节委婉的描述,一抬眼往往情节已经走了十万八千里。我要再找时间去看全文版。 如果这书给我什么感觉,那就是行文的转角多,埋伏多...  

评分

近来读张谷若先生译的《弃儿汤姆·琼斯史》,其中的译注经常占一页的大部分篇幅。这个译本比萧乾,李丛弼译本多了三十万字,多出来的,译注就占了很大的比重。张先生的译作不多,但以文字古奥见长,所以有些人会抱怨。记得当年我读哈代的《苔丝》(或是《裘德》)读了几十...  

用户评价

评分

真的长啊,,,叙述视角的变化,绝对是超前的写作意识。

评分

1438页…… 南海泡沫阴魂不散的年代,人人都靠吃纸活着吧……

评分

读到第九章500页左右弃,猜到了结局就不多花时间了^_^话痨,但是非常灵活 幽默,谐趣戏仿比比皆是,译笔很传神加鸡腿。从小说史的角度观照,可以关注18世纪写实人物的出现、整合性情节的发生(与现代国家意识的兴起关联)等问题。与中国18世纪的世情小说对照看,缺少天朝人的粗粝或悲戚(琼斯有意抵抗的),更多的还是荒诞与幽默,大概大英帝国真的欣欣向荣吧……

评分

虽然结构松散,啰嗦之处不少,但菲尔丁的文笔、张谷若的译笔,绝对令人解颐。从中可窥见《堂吉诃德》与莎士比亚的影子,文学史的意义也不容轻忽。

评分

虽然结构松散,啰嗦之处不少,但菲尔丁的文笔、张谷若的译笔,绝对令人解颐。从中可窥见《堂吉诃德》与莎士比亚的影子,文学史的意义也不容轻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