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世纪是人类最为辉煌的时期,人类的能力被各种科学大大地扩张了,他们不仅不断地征服自然,也在不断地征服自己。但是到了20世纪末期人们突然发现,在那些引以为自豪的项目背后,居然是人类巨大的灾难。斯科特在《国家的视角》中阐述了许多失败的项目,从德国的科学林业到苏联的农业;从巴西的城市到坦桑尼亚的村庄,每一个项目都很辉煌,但是带给人们的却是巨大的灾难。项目可能是一个很含糊的词汇,斯科特在书中用了另外一个术语——社会工程——更直接地传达了这些项目的特征。
詹姆斯.C.斯科特(英语:James C. Scott)教授是耶鲁大学政治学和人类学斯特林(Sterling)教授,农业研究项目主任,曾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Princeton)]研究员和柏林高级应用科学研究所的古根海姆研究员。他是美国艺术和科学研究院以及东南亚研究会(Council 0nSoutheast Asia Studies at YCIAS)成员。1997~1998年斯科特教授被选为亚洲研究协会(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 )主席。1998~1999年,他在高级研究所从事行为科学研究。《国家的视角》出版于1998年,并在2000年获比较研究学会的马特·达根奖(Mattei Dogan Award)
此文为笔者大一年级就读于行政管理专业的读书笔记,其中观点多有偏颇之处,有待指正。 “国家的简单化带有地图的特点,也就是说,它们被设计出来的目的只在于精确地概括复杂世界中地图绘制者最感兴趣的那些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作者在第二部分开头的这个隐喻给我留下了极为...
评分过去的一个世纪,是生产力极大发展的一个世纪,然而,它又是血泪斑斑的一个世纪。 平心静气地盘点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在这一百年中,人类拥有了惊人的能力,我们创造了比过去几千年加起来还要多的财富,然而,我们也制造了比过去几千年加起来还要多的悲剧。 铁是文明的源头...
评分这本书很有名,太有名了,但是我认真读之前没想到他竟然是这么坚定的无政府主义。 这本书前前后后批评了一大堆看上去没什么关联的东西,但是总起来看,其实就是批评了两件事,一是“认识论知识”或者说规范的正式知识的拥有者(也就是科学家们)对这些知识的盲目信任和对metis...
评分这本书其实我很早就买了,一直搁着没有阅读,主要是基于三个原因:一方面,政治社会学(虽然作者认为自己是一个政治人类学家,他的很多作品确实是非常经典的政治人类学探讨,但我始终认为这是一部政治社会学作品,甚至社会学的痕迹都值得商榷)毕竟是我的“副业”;另一方面,...
评分其实,一开始没有打算读整本书的。哈哈,想想也是可笑。似乎每一本厚书的阅读都起源于装逼。先是因为想了解社会学,所以上知乎搜书单,然后看到有人推荐这本书,就到处谋,总算谋到电子书,却发现赫然有近500页。当时,自然是就丢在一边,没有理。 一天,又无聊得要紧,就翻出...
没什么用
评分哎,如此坚定的无政府主义者...
评分集体行动
评分有用的政府公共决策参考
评分写得挺好看,但看完感觉也就值三星吧。作者在整本书里举了大量的案例,分析也还算细致,但得出的结论则显得有点贫乏和老生常谈,就是要注意和尊重地方性的基于日常生活的知识和实践,警惕带有极端现代主义倾向的整体性规划,以及科学意识形态对于日常性知识的规训和压制。另外,人名翻译的比较囧,比较离谱的是把托尔斯泰翻成了托洛斯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