鬍頌平(1904—1988) 浙江溫州人,鬍適之先生1958年至1962年去世前的秘書。他曆經十幾年嘔心瀝血的搜集與整理,考定鬍適之一生的行止、著述與地點,完成瞭三百多萬字《鬍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被餘英時評價為“中國年譜史上一項最偉大的工程”。
這本書收錄瞭鬍適之先生晚年的言談。鬍頌平先生在他隨侍鬍適之先生的歲月裏,把鬍適之先生的一言一行都記錄下來,除瞭編入《年譜長編》的以外,都收入這本書裏。鬍適之先生學識淵博,見聞廣闊,他們談話的內容,小到一個字的讀音,一首詩詞的字句,大到國際局勢的演變,社會背景的探索,無所不包。或茶餘飯後,娓娓道來,逸趣橫生;或有感而發,意氣飛揚,躍然紙上。不僅呈示瞭鬍適之先生幽默風趣的談吐,憂國憂民的情懷,更足以代錶他晚年的智慧。
《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人多以之与艾克曼辑录的《歌德谈话录》比照,这自然是不错的,毛子水说过,连胡颂平自己也多次提及。不过,许多人亦会想起如《世说新语》类的笔记体来,那种任意而谈、纵贯古今、性情毕露的情状,何其相似也,当然,这是一个人的“世说新语”。胡...
評分《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人多以之与艾克曼辑录的《歌德谈话录》比照,这自然是不错的,毛子水说过,连胡颂平自己也多次提及。不过,许多人亦会想起如《世说新语》类的笔记体来,那种任意而谈、纵贯古今、性情毕露的情状,何其相似也,当然,这是一个人的“世说新语”。胡...
評分本是随手翻翻的书,居然一口气读下来,而且很受感染和吸引。看这本书,最好先看作者胡颂平后记,对这个谈话的动机先有个了解。 记录者胡颂平是胡适的学生,也是他的秘书,他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胡适晚年的工作、生活和思想,读来亲切而轻松,不像其他的胡适传记或口述那么不...
評分前几天看陈丹青的书,他在书里特意提到胡颂平的这本《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我花了两天时间把它看完。 很久以前,那时候大概是在读中学,我就在《读者》杂志上看过胡颂平的一篇文章--《胡适谈做学问》,显然是从这本书里截取的一段,我当时看了非常喜欢,还把那篇文章抄...
評分这几天晚上在看“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越看越不耐烦,昨晚终于看完,如释重负。 我非常敬重胡適,可是作者一口一个“先生”,将之奉若神明的谦卑态度令我略微有些不爽。我不由有些小人之心地联想作者的所谓实录是否会带些感情色彩。 胡適是个认真细致的人,在治学上,...
鬍頌平作為鬍適返颱後的秘書,以日記的形式記錄瞭鬍適晚年(1959-1962)的第一手資料,雖瑣瑣碎碎,無甚體係可言,仍值得一讀。有如鬍適自言“真正的曆史都是靠私人記載下來的”,與唐德剛的《鬍適雜憶》及《鬍適口述自傳》比,雖少瞭很多纔氣和觀點,卻在略顯笨拙的記錄中,讀到一個晚年的“真”鬍適。
评分鬍適晚年的治學方法很少提及早年的"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而是引用古人教導為官之術的“勤謹和緩”,細細咀嚼,頗有深意。 從這本書瞭解到,鬍適生命的最後幾年,交往最密切的除瞭本書作者,即鬍適的生活秘書鬍頌平,另一個就是浙江江山籍的國學大師毛子水。至於鬍頌平記錄鬍適言行的目的,究竟是為其老領導硃傢驊監視鬍適,還是如其自我標榜的那樣,記錄“國之瑰寶”的嘉言懿行,亦或是起初監視,後來被鬍適的人格所感召?恐怕第三種情況的可能性大一些。 通過這些談話,比通過鬍適的文章、演講,能夠更真切的觀察鬍適的為人、處事、治學之道,以及他對時政的關注與無可奈何的懦弱。印象特彆深的是鬍適那種溫和、幽默的生活態度,所謂的“如沐春風”吧。
评分①鬍適之先生的好發自心底,且能常懷自思之情。②他做學問是先要盡量打造廣聞博見的基礎,然後,有一生的時間和機會來在這基礎上建築齣不同的成果。③參與意識。④關於江東秀女士,鬍先生自有眼光。本書載,未過門時,在鬍傢小住,本在江傢讓人服侍的她一大早卻也能起來掃院子,凡此種種。⑤關於天纔和後天努力,鬍適都看重。另外,學識和辦事能力,同樣看重。這種態度和精神,初看是謹慎,深思乃是實誠。
评分很舒服很大氣很文化很不同很喜歡,如果我們也語詞嚴謹主義傳承沒有門戶,當然還要有一份寬容的心,又托老師的福瞭,最近不能去上課,深深懷念中。
评分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