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學史(第二版)

西方史學史(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復旦大學齣版社
作者:張廣智
出品人:
頁數:402
译者:
出版時間:2004-7
價格:35.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904055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史學史
  • 曆史
  • 史學理論
  • 西方
  • 教科書
  • 曆史學
  • 張廣智
  • 學習指定用書
  • 西方史學史
  • 曆史
  • 史學
  • 學術著作
  • 第二版
  • 曆史研究
  • 西方文化
  • 學術書籍
  • 史學發展
  • 史學理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係統論述起自古希臘迄至現當代的西方史學,縱貫西方古典的、中世紀的、近代的和現當代的史學發展曆程。古典部分, 闡述古代希臘羅馬史學及其對後世的深刻影響;中世紀部分,闡述歐洲文藝復興以前的基督教神學史觀,並對其作齣曆史評價;近代部分,闡述西方各國史學的發展與演變,涉及各種史學流派;現代部分,闡述20世紀的西方史學,主要是西方新史學的發展過程及其在當代的新趨勢。

本書以馬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為指導,從曆史環境中考察各個時期的史傢、史著、史學思潮和流派等,揭示西方理論的演進和變革,從而闡明西方史學思想的發展概貌。

本書是教育部規劃的麵嚮21世紀課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傢級規劃教材,榮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奬。供高等院校曆史學專業與相關係科教學使用,也可供曆史愛好者和史學研究者參考。

著者簡介

張廣智,1939年9月生,江蘇海門人。1964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曆史係,即師從耿淡如先生,完成瞭西方史學史方嚮的研究生學業。現任復旦大學曆史係教授、博士生導師。多年來教學與研究的主要方嚮為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側重於自古典的至現代的西方史學,兼及中外(西)史之間的交流與比較研究。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已齣版史學論著多種,其中主要為西方史學理論與史學史方麵,如《西方史學散論》等;發錶論文多篇,其寫作旨意也集中於上述方麵,如《西方文化形態史觀的中國迴應》等。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章 古典史學(一)
一、城邦社會與城邦文明
二、“童年時代”
1.文化背景
2.神話與史詩
3.史學的故鄉
三、西方史學的創立
1.希羅多德:“史學之夫”
2.《曆史》:西方最早的一部史書
3.史學思想:對曆史與曆史學的雙重思考
4,西方史學史上的一座豐碑
四、一種傳統史學範型的確立
1.修昔底德:“政治史之夫”
2.《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政治軍事史的範例
3.樸素唯物主義曆史觀
4.影響深遠的史學傳統
五、公元前4世紀至前3世紀時的史學
1.色諾芬
2.修辭學派與其他史傢

第二章 古典史學(二)
一、從城邦到帝國
二、從模仿到奠立
1.廣采博收的羅馬文化
2.史學之濫觴
3.拉丁史學的發展
三、史壇雙擘
1.李維與《建城以來史》
2.塔西陀的史學思想
四、光輝的延伸
1. 波裏比阿
2.史傢群體
五、西方古典史學的傳統
1.求真探索精神
2.人文主義觀念
3.寬宏的曆史眼光
4.注重曆史對現實的藉鑒作用
5.重視史著的文字錶述與史傢的自身修養

第三章 中世紀史學
一、黑暗時代?
二、早期教會史學的興起
1.早期基督教的命運
2.神是如何走進史學的
3.奧古斯丁的神學史觀
三、歐洲各國史學
1.法國史學
2.英國史學
3.德國史學
4.意大利史學
四、拜占廷史學
1.從君士坦丁到反對偶像崇拜時期
2.從全盛時期到帝國的衰亡
五、中世紀史學的曆史地位
1.對中世紀史學的批評
2.對中世紀史學的理解

第四章 近代史學(一)
一、近代文明的曙光
二、意大利史學
1.近代史學的發端
2.史學與政治的結閤
3.考古學與校勘學的興起
三、法國史學
1.人文主義史學的進展
2.宗教戰爭及其後的史學
四、德國史學
1.轉瞬即逝的人文主義
2.信仰衝突與曆史論戰
五、英國史學
1.走齣編年史的傳統
2.新的起點
六、尼德蘭等國史學
1.尼德蘭史學
2.西班牙與葡萄牙史學
七、博學時代
1.博學時代的興起及其特點
2.聖摩爾派

第五章 近代史學(二)
一、科學進步與社會嬗變
二、思想文化領域的變革
1.啓濛運動
2.理性主義史學
三、曆史哲學的發展
1.維柯
2.孔多塞
3.康德
4. 赫爾德
四、法國史學
1.孟德斯鳩
2.伏爾泰
3.狄德羅與“百科全書派”
五、英國史學
1.休謨
2.羅伯遜
3.吉本
六、德國史學
1.莫澤爾
2.哥丁根學派

第六章 近代史學(三)
一、“曆史學的世紀”
二、德國史學
1.學術復興與史學繁榮
2.曆史研究與社會現實
三、法國史學
1.浪漫情感中的大革命
2.政治史傢的理性分析
四、英國史學
1.輝格派與托利派曆史學傢
2.文學傢中的曆史學傢
3.牛津學派與英國史學的專業化
4.格羅特與希臘史研究
五、美國史學
1.源不遠,流不長
2.邊疆學派的興起

第七章 近代史學(四)
一、浪漫主義史學
1.浪漫主義思潮的普遍特徵
2.浪漫主義史學的思想內涵
3.浪漫主義史學傢及其影響
二、客觀主義史學
1.蘭剋與客觀主義史學
2.客觀主義史學的由來
3.客觀主義史學的得失
三、實證主義史學
1.實證主義思想的起源
2.史學的仿效及其成果
3.實證主義史學的睏境
四、曆史主義史學
1.曆史主義的起源與特徵
2.德國曆史主義史學
3.曆史主義史學的普遍性
五、西方學者對古代東方文明的研究
1.埃及學與亞述學
2.宗教與宗教學
3.漢學
六、馬剋思主義史學
1.馬剋思主義曆史理論形成
2.馬剋思主義曆史理論基本內容
3.馬剋思主義曆史理論的方法論意義

第八章 現代史學(一)
一、大變革的時代
二、從傳統史學走嚮新史學
1.世紀初的爭論
2.“特洛伊木馬”
3.大洋彼岸的震蕩
三、美國史學
1.史學新潮流
2.實用、多元與國際化
四、法國史學
1.年鑒學派的崛起
2. 在主流之外
五、英國史學
1.學派紛爭
2.湯因比與文化形態學派
六、德國史學
1.傳統的堅韌與延續
2.斯賓格勒與文化形態學派
3. 曆史主義傳統的終結
七、意大利等國史學
1.意大利史學
2.比利時史學
3.荷蘭史學

第九章 現代史學(二)
一、戰後西方史學的重新定嚮
1.路標轉換
2.新史學範型
二、年鑒學派的演進
1.法國史學的主流
2.布羅代爾時代
3.轉型時期
4.走嚮世界
三、馬剋思主義史學發展的新取嚮
1.從對抗到對話
2.法國的馬剋思主義史學
3.英國的馬剋思主義史學
四、社會科學新史學派
1.史學的社會科學化
2.新經濟史學
3.新政治史學
4.新社會史學
五、曆史學的新領域和新方法
1.比較史學
2.計量史學
3.心理史學
4.口述史學
5.影視史學
六、世界史重構的新潮流
1.“全球曆史觀”
2.《當代史導論》
3.世界史體係的創新
七、曆史哲學發展的新走嚮
1.小引
2.分析的曆史哲學
3.存在主義曆史哲學
4.結構主義曆史哲學
5.敘述主義曆史哲學
第九章 現代史學(三)
一、新史學新變化
1.“敘事史復興”
2.繼承與創新的辯證法
二、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新發展
1.微觀史學
2.新文化史
三、後現代主義與西方史學
1.後現代主義思潮的影響
2.後現代主義對史學的挑戰

結語

參考書目

後 記

第二版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想补习一下西方各种历史便找来了各种书籍阅读,其中有一本就是张广智先生的《西方史学史》,这本书内容十分丰富,翻阅过去满满的都是字,而且有一定厚度,开始准备放弃的,但是随手翻了几个人物之后就舍不得放下了,虽说是教科书却的的确确有非一般教科书有的吸引力,不得不佩...

評分

想补习一下西方各种历史便找来了各种书籍阅读,其中有一本就是张广智先生的《西方史学史》,这本书内容十分丰富,翻阅过去满满的都是字,而且有一定厚度,开始准备放弃的,但是随手翻了几个人物之后就舍不得放下了,虽说是教科书却的的确确有非一般教科书有的吸引力,不得不佩...

評分

想补习一下西方各种历史便找来了各种书籍阅读,其中有一本就是张广智先生的《西方史学史》,这本书内容十分丰富,翻阅过去满满的都是字,而且有一定厚度,开始准备放弃的,但是随手翻了几个人物之后就舍不得放下了,虽说是教科书却的的确确有非一般教科书有的吸引力,不得不佩...

評分

通过此书可以初步了解西方史学起自古希腊至现当代的发展脉络。第一章至第四章按时间发展叙述各国各派的源起发展。但是第五章近代史学下属的小章节中,国别史和专题史有重复,如法国史学与后面的年鉴学派重合。 此书还让我了解到“西欧中心论”的历史观由来已久,赫伦把早期的哥...  

評分

想补习一下西方各种历史便找来了各种书籍阅读,其中有一本就是张广智先生的《西方史学史》,这本书内容十分丰富,翻阅过去满满的都是字,而且有一定厚度,开始准备放弃的,但是随手翻了几个人物之后就舍不得放下了,虽说是教科书却的的确确有非一般教科书有的吸引力,不得不佩...

用戶評價

评分

#掃盲係列#雖然hin不喜歡讀教材,但是作為一個史盲,我沒有選擇權啊~~~怕自己會忘還做瞭好詳細的提綱、筆記...入門還是乖一點啵。

评分

齣新版瞭,快更新

评分

惜乎陳新寫的那兩章水平拉低許多,張廣智優美的敘事和符閤西方史學史的精神和主題

评分

惜乎陳新寫的那兩章水平拉低許多,張廣智優美的敘事和符閤西方史學史的精神和主題

评分

嗬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