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主旨在于讨论作为现代生活中一个经济因素的有闲阶级的地位和价值,但是要把讨论严格地限制在这样标明的范围以内是办不到的。因此关于制度的起源和演进以及一般不列入经济学范围以内的一些社会生活特征,这里也不得不给以相当的注意。
这本书我一口气看了1/3,上面新增的250副彩图确实很不错,如果只是想了解经典,而不是深究,看本书的标题和彩图就够了。比较深刻的评论可以看看wikipeda上的该书介绍,以及相关作者的介绍: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Theory_of_the_Leisure_Class,http://en.wikipedia....
评分 评分每一个社会阶段都存在各种社会地位的高低。 在狩猎生存的环境中,强壮的人可以更多时间的脱离与谋生直接相关的工作,他就属于有闲阶级。 传统的有闲阶级就是这样一个定义:脱离与谋生直接相关的工作。这类人掌握着世界的主动权,控制着别人的节奏和命运,指挥别人去从事生产的...
评分这次在Scarabeo 5上真是忙里偷闲看完了这本书,这本书还真是挺有趣的,有趣的地方在于作者例子都是可以在自己的身边或自己身上轻松找到的,虽然作者的语调也实在尖酸刻薄了一点…… 不过还真有点超凡脱俗的感觉,感觉他就是站在一个外星人的角度来观察地球人的,所以才能这么冷...
评分非正统的理论总是有很大吸引力啊。就凡勃伦来说,将消费和生产分开,并关注前者,绝对是天才的洞见。明显有闲,明显浪费,代理生活等等术语把古典学派苦大仇深的劳作理论颠覆个遍。叹服!
评分老派学者,一切基于人性,有启蒙一代思想家遗风。亮点在于对经济活动的政治本性的洞察,发财致富不是一种单纯的追求物质利益的活动,而是源于出人头地的欲望,是一种精神追求,也是政治性的,这就意味着经济活动跟政治博弈一样的零和性质,共赢不必想,均富不可能╮(╯▽╰)╭https://www.ximalaya.com/youshengshu/23692342/
评分高级知识是有闲阶级的体现,学者起源于教士,学术与魔术同构。——三观尽碎
评分高中读过之后就决定了社会学专业...可是为什么啊
评分读了罗素1938的权力论 再来看凡勃伦1899 的有闲阶级论 忍不住感叹那四十年间 人在认识社会这件事上有了多大的进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