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布斯的宗教批判

霍布斯的宗教批判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華夏齣版社
作者:【美】施特勞斯
出品人:
頁數:192
译者:楊麗 等譯
出版時間:2012-11
價格:2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8071053
叢書系列:西方傳統:經典與解釋·施特勞斯集
圖書標籤:
  • 政治哲學
  • 施特勞斯
  • 哲學
  • 霍布斯
  • 西方傳統:經典與解釋
  • 經典與解釋
  • 政治
  • 施特勞斯及其研究
  • 霍布斯 宗教 批判 政治哲學 哲學史 信仰 人性 社會契約 思想史 哲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霍布斯的宗教批評:論理解啓濛》是青年施特勞斯緻力研究的哲學問題“理解啓濛”,施特勞斯意識到,要真正理解霍布斯的政製設計,首先必須理解霍布斯對宗教傳統的批判。盡管是施特勞斯放棄瞭的研究成果,對我們認識自由民主製的應然之理仍然具有重大啓發。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中譯本說明
研究大綱:霍布斯的政治學(自然權利導論)
一部計劃寫的關於霍布斯的書的前言
評《政治的概念》
附錄一 關於“世界國傢”的摘記
附錄二 緻施米特的三封信
關於霍布斯政治學的幾點評注
霍布斯的宗教批判:論理解啓濛
導言
一 考察的起因和意圖
二 霍布斯的政治學與啓示批判
三 霍布斯宗教批判的不同版本
第一章 傳統批判
一 聖經原則
二 靈和天使
三 上帝的王國與永生
四 塵世的政權與精神的政權
五 黑暗王國
六 傳統批判的特質
第二章 聖經批判
一 啓示的可知性與可信性
二 啓示的可知性與可能性
三 神跡的可知性與可能性
四 霍布斯與笛卡爾
五 霍布斯宗教批判的基礎
《霍布斯的政治學》德文版前言
評《追蹤利維坦》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提要:主权理论的形而上学/神学前提;二元论是霍布斯理论的敌人,包括权力(政治)二元论与实体(形而上学)二元论;宗教是霍布斯政治学的真正敌人(批判古希腊传统也只是为了批判宗教);启示批判(启示的可知性、启示的可能性);霍布斯与笛卡儿不同,不回归意识哲学(Cogita...  

評分

提要:主权理论的形而上学/神学前提;二元论是霍布斯理论的敌人,包括权力(政治)二元论与实体(形而上学)二元论;宗教是霍布斯政治学的真正敌人(批判古希腊传统也只是为了批判宗教);启示批判(启示的可知性、启示的可能性);霍布斯与笛卡儿不同,不回归意识哲学(Cogita...  

評分

列奥·施特劳斯:《霍布斯的宗教批判:论理解启蒙》,杨丽、强朝晖等译,华夏出版社2012年版 Original German language edition: "Die Religionskritik des Hobbes" in: Leo Strauss. Gesammelte Schriten, Band 3: Hobbes' politische Wissenschaft und zugehörige Schrife...

評分

提要:主权理论的形而上学/神学前提;二元论是霍布斯理论的敌人,包括权力(政治)二元论与实体(形而上学)二元论;宗教是霍布斯政治学的真正敌人(批判古希腊传统也只是为了批判宗教);启示批判(启示的可知性、启示的可能性);霍布斯与笛卡儿不同,不回归意识哲学(Cogita...  

評分

列奥·施特劳斯:《霍布斯的宗教批判:论理解启蒙》,杨丽、强朝晖等译,华夏出版社2012年版 Original German language edition: "Die Religionskritik des Hobbes" in: Leo Strauss. Gesammelte Schriten, Band 3: Hobbes' politische Wissenschaft und zugehörige Schrife...

用戶評價

评分

啓濛是霍布斯的結果和前提,後來所謂“政治伊壁鳩魯主義”的問題在這裏說得更為清楚,自然成為孤島。施特勞斯發現索齊尼派-霍布斯這條綫索,似乎可以不把霍布斯完全放在希伯來律法傳統之中,更多的可能是國傢全能主義對全善的上帝的取代,換句話說,一個善的海洋巨鯨。

评分

不少篇目與“經典與解釋”已齣版著作重復。

评分

這部手稿甚至比《霍布斯的政治哲學》還要高能,幾乎把霍布斯啃到瞭骨子裏瞭,我不得不說一句施特勞斯錶麵不會贊同的話:你簡直比霍布斯本人還理解霍布斯。其中論施米特《政治的概念》、笛卡爾與霍布斯的關係、實證法學的部分都堪稱黑森林。當然我本人最欽佩施公的還是他對霍布斯原文剖析的縝密。施公是真正看齣霍布斯自由主義與專製主義二律背反意圖所在的人,進而將霍布斯以伊壁鳩魯主義來極端化索齊尼主義的老根挖瞭齣來。霍先生對宗教的批判必須分為四個時刻:《論法的原理》(1640)、《論公民》(42及47)、《利維坦》英文版(51)和拉丁文版(68)。他以唯物實體一元論的獨斷來批判神學進而批判宗教,通過注解聖經將上帝權威契約化於世俗統治者手上後,教會已無所立足(路德、加爾文),緊接以對啓示和神跡的懸擱來索命,不霍不施啊。

评分

1,霍布斯《利維坦》中,宗教內容占瞭近一半,絕非副産品,需要予以重視。2,針對唯靈論的批判基礎,被施特勞斯追溯到伊壁鳩魯。(兩者的道德態度顯然有彆。一者享樂,一者持續免於恐懼。)3,霍布斯承認有天使,但否認有魔鬼和永罰。區彆對待,隻為使宗教以削弱的方式呈現齣來。4,假定瞭上帝全能。對於啓示和神跡的批判策略乃是基於不可知。啓示可能是騙子伎倆,神跡可能是術士把戲。而不可知退居到意識維,上帝無法觸碰。5,不可知基於理性的軟弱,上帝絕對不可理解。但這個不可理解基於“上帝全能”的假定。6,退居到意識,似乎區分瞭現象和實體。但霍布斯不同於笛卡爾為思想奠基,他並無現象和實體的分離,精神隻被認為是大腦的一種運動。7,施特勞斯進而把霍布斯倒引到經驗上來,霍布斯采用的技藝背離瞭自然,是人為的技藝。技藝失去典範。

评分

不成熟的作品,卻也有所啓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