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之業

倫理之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央編譯齣版社
作者:[德] 馬剋斯·韋伯
出品人:
頁數:180
译者:王容芬
出版時間:2012-8
價格:29.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171314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韋伯
  • 政治學
  • 哲學
  • 倫理學
  • 馬剋思韋伯
  • 倫理
  • 社會學
  • 演講
  • 倫理
  • 職業
  • 責任
  • 道德
  • 行為
  • 社會
  • 正義
  • 選擇
  • 準則
  • 實踐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收錄瞭韋伯去世前不久為慕尼黑大學的同學們所做的兩篇重要演講:《以學術為業》和《以政治為業》。韋伯以一位嚴肅的學者和政治傢的身份,科學地、入微入細地講述瞭一個正直的學者必須具備的道德和一個誠實、熱忱的政治傢必須具備的職業倫理。演講充滿理性主義的教誨,影響瞭幾代人,並作為一種信仰的發源將此後更多的人集中在學術理想的旗幟下。現在它被列為西方大學生的必讀物。

著者簡介

馬剋斯•韋伯(1864—1920),德國著名社會學傢,政治經濟學傢,思想傢。他被公認為是現代社會學和公共行政學最重要的創始人之一,也是宗教社會學最早的開創者之一,他是宏觀社會學的集大成者。主要著作有《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印度的宗教》、《古代猶太教》、《經濟與社會》等。

【譯者簡介】

王容芬,旅德學者。1947生於北京,1962年入讀北京外國語學院東歐語係德語專業。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從事翻譯研究工作,主要緻力於對馬剋斯•韋伯作品的譯介工作。1988年根據德文翻譯瞭韋伯的兩篇重要演講稿,題名《學術生涯與政治生涯》齣版(稍後的馮剋利譯本譯作《學術與政治》),還譯有韋伯的《儒教與道教》。最近她對這兩種重要譯作分彆做瞭細緻的修訂。

圖書目錄

三版譯序
2008年再版譯序
1988年首版譯序
以學術為業
以政治為業
作者年譜
附錄:譯者文存
馬剋斯•韋伯的信任倫理與責任倫理
韋伯小傳
聯邦德國的韋伯復興運動
譯者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近来读了几本社会学的杂书,对民主这个东西渐渐产生一点迷惑,或者也是以前读书思考太少的缘故吧。 首先是在《学术与政治》的前言里,冯克利先生重述了韦伯揭示出的一个“极紧要”的事实:“在那时的许多欧洲人看来,中国新文化运动中最关键的价值科目——科学和民主,也已遭...  

評分

暑假里有一天应邀在青年学术交流中心谈“以学术为业”。 一位西哲博士生以斯特劳斯之说攻韦伯之价值中立说,兼及余之学术自主说。他一再表示,学术不能回避价值问题。可到了后头,谈到学术与政治的关系时,却又认为:做一个御用学者没有什么不好——如果一个政府是好的政府,学...  

評分

(大二暑假。那段时间好像读了点韦伯。) 1、学术生涯的外部环境 演讲一开头,韦伯通过对比德国和美国的学术体制,简要介绍了在德国从事学术所面临的外部环境。韦伯认为当下的体制并不一定能使有学术才能的人脱颖而出,因此从事学术工作要有天职观念。 2、学术工作的机遇和灵感...  

評分

王容芬,1947年-,中国旅德学者。1947年出生于北京海淀,童年在海淀培元学校读小学,1957年考入北京101中学。1962年入读北京外国语学院东欧语系德语专业,1966年8月18日参加天安门广场毛泽东接见红卫兵的活动,认为“和希特勒没什么区别”,9月24日,她给毛泽东寄出一封署名“...  

評分

王容芬,1947年-,中国旅德学者。1947年出生于北京海淀,童年在海淀培元学校读小学,1957年考入北京101中学。1962年入读北京外国语学院东欧语系德语专业,1966年8月18日参加天安门广场毛泽东接见红卫兵的活动,认为“和希特勒没什么区别”,9月24日,她给毛泽东寄出一封署名“...  

用戶評價

评分

管中窺豹,韋伯厲害瞭。

评分

討厭馬剋思韋伯,越讀越討厭。尤其不喜歡“個人若完全服從國傢,則不必對自己行為的後果負責”這麼一點,簡直是危險至極。

评分

我在豆瓣的言論,大概上就是兩個內容,學術與政治。很多年前,我讀到韋伯的這兩篇演講文章的是時候,我就讀懂瞭學術和政治並非是各自獨立的,很多人的一生,包括韋伯本人,都穿插於學術和政治之間。所以,不管是談這兩件事,還是去做這兩件事,甚至於僅僅觀察,是憑著所謂的“個人意誌”,還是有什麼其他標準?韋伯想瞭十幾年,說,首先,你要有一個“業”的概念,“業”並非僅僅是職業的意思,而是誌業,是一個倫理概念。然後,你還要明白,真的未必善,善的未必美,美的未必真。就是說,政治可能是不真不善不美的。學術不見得是你一個人的學術,政治就更不會是你一個人的政治瞭,所以,不管是學術還是政治,大傢都沒有一個“倫理之業”的態度的話,世界就會變得很荒謬瞭。然而韋伯沒想到的是,這個世界接下來發生的事,比他想象的還要荒謬。

评分

當身為時間過客的你看到眼前有一座陡峭險峻的高山時,你會怎麼做? 大多數人可能隻是抬頭仰望,贊嘆著它觸及雲端的高度,但又說道:“爬到那麼高的地方乾嘛,多纍啊?”然後繼續趕泥濘麯摺的小路。 然而,總會有人想去接近那座山峰,試著去攀爬;有人走瞭幾步,發現山頂太過遙遠,坡度過陡,試瞭幾次就放棄瞭。但終究有人默默地,在一種無名的力量的驅使下,一步一個腳印地爬到瞭山頂,發現瞭一個全新的景色。 然而他又感到“高處不勝寒”,於是不急不慢地走迴山腳,在一處空地,壘石砌塊,開始構築自己的高山。 這就是對這本書的讀後感。

评分

韋伯的思想總是流溢,纔思敏捷而極具內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