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而自由,但到處都在桎梏中」。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生於充滿強暴、壓迫的十八世紀歐洲,親曆人間不平等所帶來的悲劇痛苦,因而藉假想的人類之自然狀態來攻擊當時社會的一切不閤理製度,認爲自然狀態中的人類應該是「生而自由的」。 然而爲瞭適應環境,人類開始共營社會生活,於是産生不平等而喪失自由;私有財産之齣現,實爲此種轉變的最重要關鍵。自此以後,貧富懸殊現象的齣現,不平等愈見擴大,人類之災禍亦愈趨嚴重。人爲的不平等逐漸達於極點,受壓迫者爲求自由,革命終至不可避免。盧梭的著作,無疑爲十八世紀末法國大革命引燃導火線,拿破侖曾謂若無盧梭,既無法國大革命。盧梭的學說,對於往後十九世紀的無政府主義與社會主義都産生重要影響。
本書是1775年應法國地戎科學院(Dijon Academy)的徵文而寫的,雖然落選,然而在盧梭的政治體係中,其重要性僅次於1762年的《社會契約論》,而在思想的發展脈絡上,更爲《社會契約論》的基礎和緒論。
讓·雅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法國啓濛思想傢、哲學傢、教育學傢、文學傢。齣生於日內瓦,後定居巴黎,爲《百科全書》撰稿人之一。主要著作有《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新愛洛伊絲》《愛彌爾》《懺悔錄》等。他的思想,影響及於哲學、政治學、文學、教育學諸領域,並對法國人革命起瞭積極的推動作用。
我总是反过来读书,先读了现代的观点,再返回去读过去的观点,启蒙时代有点遥远了…… 全书的前半段比较好,卢梭的这篇论文的正文比较有想象力,其实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根据当时所能掌握的资料写的一篇新版《创世纪》,叙述了人类是如何从自然状态(伊甸园里的人)到社会状态...
評分关于卢梭的种种谎言 -——对《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一书的阅读札记 说谎者群像 每次书写都是一个蓄谋已久的谎言,我们深思熟虑地寻章觅句,不断编织修补自己所撒的弥天大谎。德里达一向主张用文字的书写替代在西方思想史上占据霸权的“声音中心主...
評分1749年夏,卢梭去巴黎郊外万森堡监狱探望被捕的狄德罗,路上偶见第戎学院征文公告——“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到底是腐蚀了道德,还是促进了道德?” 仿佛一道强光,卢梭浑身战栗、大汗淋漓、如梦方醒,仿佛突然窥见了另一个世界。 这一刻,改变了他的一生。 从此,卢梭坚定地站在了...
評分读书之前,对于人的自然状态等一些名词时有所耳闻,也时而有所思考的。主要思考的方面,往往是就个人的感受来说,因为体会到种种不安焦虑等等情绪,会萌生一种想法:是不是只有人才会有这种种的烦恼与痛苦,而自然界的动物简简单单的生活,反倒是有种简单的快乐。这种想法随着...
評分【按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与基础(Discourse on the Origin and foundations on Inequality among mankind,1755)》是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的第二部作品,原本也是应第戎科学院征文而作。部分地,《论科学与艺术》引发的争论促成了这部作品。 ...
創世紀的意義是他偉大的持續的現實意義 (對政治不感冒的此讀者後半部分讀得拖拖拉拉)
评分創世紀的意義是他偉大的持續的現實意義 (對政治不感冒的此讀者後半部分讀得拖拖拉拉)
评分創世紀的意義是他偉大的持續的現實意義 (對政治不感冒的此讀者後半部分讀得拖拖拉拉)
评分創世紀的意義是他偉大的持續的現實意義 (對政治不感冒的此讀者後半部分讀得拖拖拉拉)
评分創世紀的意義是他偉大的持續的現實意義 (對政治不感冒的此讀者後半部分讀得拖拖拉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