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上册)》讲述了:长期以来,我们熟悉的辛亥革命几乎是革命党人单方面的叙述,而傅国涌编著的《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上册)采用的是亲历者的日记、书信、口述、回忆录等史料,它们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具有不同政治倾向,既有那桐、荣庆、绍英、徐世昌、许宝蘅、汪荣宝、郑孝胥、恽毓鼎、叶昌炽等官员的日记,也有叶圣陶、吴宓、徐志摩、陆澹安等学生的日记,还有宗方小太郎、内田顾一、计约翰等外国人的日记,另有大量英、日、法等国外交人员的书信,通过这些私人记录,《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上册)重现了有关辛亥革命的许多史实,对辛亥革命作出了全新的解读,让我们得以进一步靠近现场,看到一幅幅更真实的历史图景,在平静的叙事中感受那个大变革时代的呼吸,重新认识那场改写历史的革命。
傅国涌,历史学者、独立撰稿人,1967年生于浙江乐清,现居杭州。主要关注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百年中国言论史、知识分子的命运史、企业家的本土传统等,并坚持独立的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在多家重要报刊开设评论或历史专栏。
长期以来我们熟悉的辛亥革命几乎是革命党人单方面的叙述,本书采用亲历者的日记、书信、口述、回忆录等史料,他们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具有不同政治倾向,既有那桐、荣庆、邵英、徐世昌这些大臣的日记,许宝蘅、汪荣宝、郑孝胥、叶昌枳等官员的日记,也有叶圣陶、吴宓、徐志摩、...
评分百年前的雨与帝国命运 傅国涌 辛亥革命前的那几年雨水特别多,不光长江、淮河流域年年大雨成灾,北方从山东、直隶到东北也都因雨成患。虽然不能说绵延二十六十七的大清帝国是被这些雨下垮的,但是连年的豪雨和水灾,千百万嗷嗷待哺的饥民,确实成了革命的一个背景。 1910...
评分电影《天安门》里那个能做大灯笼的老宫人,说他原先是用手拈着吃点心的,后来半辈子是用手捧着吃窝头的,说这话时,脸上流露出一种复杂的笑容。捧食窝头的样子,是近代中国人特别典型的一个生活场景,一直绵延到离我们并不遥远的过去。我们的祖父辈,无论后来是否赶上了相对富...
评分一般而言,傅国涌先生的读者会认为,傅先生历史写作的特点之一是史料功夫扎实。此言自然不虚。傅国涌先生对史料的严谨程度,我亲身有所领教,为了查某一句话的出处,可以翻遍整个省内的图书馆。当然,没有找到原始出处绝不轻易下笔,这是史家的基本素养,并不值得大书特书。尤...
我想,用记日志的方式记录的历史也许更符合真实
评分资料翔实...但是太过翔实了...堆砌的太TM长了
评分从旧史料中寻新史实,需要具备穿越时空的视野和高屋建瓴的史识,否则很难驾驭浩若烟海的史料,披沙沥金重建史实固然很值得称许,但是钜细靡遗、锱铢必较,不懂的材料的取舍对于历史研究也未必是一件好事,有舍才有得,一口吃不成胖子,吃不下还得硬撑,难免会消化不良。只有在注重人与事前后左右时空语境甚至更宽广的社会文化深层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史实考订,才能获得一个更接近原状也更全面的动态形象历史
评分2013.8.5 前几天听了傅老师的课,更理解他写作此书的用意。用殷实的史料相互印证,抽去自己的感情和判断,还原一个各方角色中的辛亥,一个更加真实的辛亥。傅老师对史料的熟稔程度实在令人记忆犹新,作为弟子,倍感压力。
评分: K257.07/2263#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