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从艺术社会史的角度研究明末清初著名学者、书法家傅山的专著,分上下两篇。上篇利用近年来发现的一些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钩沉辑佚,对傅山和魏一鳌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清政府官员之间的密切交往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清初遗民和仕清汉族官员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这些描述和分析将有助于人们比较深入地了解傅山在清初的生活和思想状况。
白谦慎,1955年4月生于天津,祖籍福建安溪。在上海接受小学与中学教育。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考入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一后年赴美国罗格斯大学攻读比较政治博士学位,1990年获硕士学位后转至耶鲁大学攻读艺术史,1993年获硕士学位,1996年获博士学位,1990至2000年,为盖梯基金会博士后。目前任教于波士顿大学艺术系。
这种写作方式是国外的。有时候其实还是落在了“描述”的层次。 为什么这种学术著作现在最火呢? 似乎是铺的摊子大,论证目标不集中,语言合时,铺垫多,阅读难度小。 当然,不可否认,写这种书的前期准备也不少,资料搜集等等也都用工夫。 传统的学问家是投入100,写出来的是10...
评分这种写作方式是国外的。有时候其实还是落在了“描述”的层次。 为什么这种学术著作现在最火呢? 似乎是铺的摊子大,论证目标不集中,语言合时,铺垫多,阅读难度小。 当然,不可否认,写这种书的前期准备也不少,资料搜集等等也都用工夫。 传统的学问家是投入100,写出来的是10...
评分白谦慎先生入心之微,两章妙论。与仕清达官(魏一鳌等)之交,与收藏名家(魏廷栻等)之游。傅青主不仕于清,坎坷心历却尽在众多应酬文字之中。何焯论其楷书“求古而适得风沙气”,傅氏想必自知,家藏小楷《曾子问》《逍遥游》等精谨之作曲折自证。2013.11.17
评分 评分载《上海书评》 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6/2/28/1336181.shtml 增订版《傅山的交往和应酬》由三篇长文组成,它们是《傅山与魏一鳌——清初明遗民与仕清汉族官员关系的个案研究》《从傅山和戴廷栻的交往论及中国书法中的应酬和修辞问题》和《日常生活中的书...
白先生
评分又是一个大家都隐约意识到却回避讨论的问题,毕竟触到了中国艺术/文学中不那么可爱的一个面相。上学期讲到李白交游诗,森赛以为authenticity在当时尚未成为问题,总觉得似乎还可以讨论?书末讲两晋时应酬之作尚少,毕竟士族门阀不可撼动,到了明清之际中国书法于此似有一大转关。然而不知韦诞、小王、阎立本等等受帝王、上级征召的情况是否可以放在一起讨论?“文”的情况又如何?总感觉一旦牵扯进寄还、应制之作,瞬间头乱如麻…
评分看了应酬书法的感受:“世事如网,瘦有何用”
评分一种非常值得借鉴的美术史研究方法和角度。白谦慎也是我本人非常钦佩的一位史学家~
评分这本书配着《傅山的世界》看,对傅山可以全方位的了解。里面有一个观点很有趣,本来中国文人常说“书为心画也”,但事实上很多都是为应酬之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