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雷海宗
出品人:
页数:248
译者:
出版时间:2001-6-1
价格:13.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029148
丛书系列:商务印书馆文库
图书标签:
  • 历史
  • 雷海宗
  • 中国历史
  • 文化
  • 军事
  • 中国历史与文化
  • 中国
  • 学术
  • 中国文化
  • 兵制
  • 历史
  • 军事
  • 古代战争
  • 战略思想
  • 兵书
  • 社会结构
  • 儒家思想
  • 战争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军队人员组成的变化、素质的下降是否造成了中国国力的衰败?中国的长期积弱是否与武德的消亡、文德的畸形发展有关?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本书作者着重从两千多年以来中国兵员、兵制和兵文化演变的角度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作了一番全新的剖析。作者还对中国古代文官与武官的关系、士大夫与流氓的关系、家族制度与国家体制的关系,呈族血统退化与历史进程的关系等问题都作了比较深入的论述,对中国历史分期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因为《读史阅世六十年》里何炳棣的回忆,所以翻看了雷海宗的《中国的文化与中国的兵》,这本书成书于抗日战争时期,所以很多结论比较偏颇,对征兵制和募兵制的评论也很难让人满意,本以为这本书应该评价一般,可是一看豆瓣评分又高的吓人,看来所谓“大家”的言论总是让人先见...  

评分

1、在王权和帝制时代,“以史为鉴”往往是为了维护一家一姓的统治。 梁启超先生说的直白,煌煌二十四史,其实就是二十四姓的家谱而已。 2、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万言书》)中,认为只有叫良民当兵,尤其是所谓一般士大夫都人人知兵,人人当兵,才能使中国自立自主...

评分

理想的人格是“文武兼备” ——蠹鱼笔记(12) □/徐强 凡在社会占有地位的人,必须都是文武兼备、名副其实的真君子。非等此点达到,传统社会的虚伪污浊不能洗清。(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蠹鱼案】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写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两塾师邻村居...  

评分

武德不兴是中国两千年来去不掉的顽疾。武德不兴的直接原因是贵族阶层对当兵的义务的放弃。本书将中华文化的弊端,归结为缺乏尚武精神,似非厚诬。但作者自己也说过,每个时代对过去历史的总结,都是为现实服务的。30年代的中国屈折于列强的淫威之下,自然是奢谈文治而独唱武功...  

评分

因为《读史阅世六十年》里何炳棣的回忆,所以翻看了雷海宗的《中国的文化与中国的兵》,这本书成书于抗日战争时期,所以很多结论比较偏颇,对征兵制和募兵制的评论也很难让人满意,本以为这本书应该评价一般,可是一看豆瓣评分又高的吓人,看来所谓“大家”的言论总是让人先见...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赶脚刘阿姨对古中国史的论述,不过是在转述雷阿姨的原话罢了,嗷。

评分

这是一册外表轻小纤薄,内容雷霆万钧的书。持论宏大,叙述精审,见解深刻,风度热忱。兵制、家族、历史分期、民族与外族,无一不是学问上的大题目,无一不与当时现实切切相关。雷先生在抗战前后的这些文字,难免武断和绝对之处,但其论述不惟切中了中国文武失衡的历史和现实,更寄托了他希望恢复健全人格与强劲国家的急迫愿望。前辈论学,山高土厚的积淀之外,处处渗透着对家国天下的关切。此书固然通篇带着时代的烙印,但那时代现在看来并未远去。

评分

斯宾格勒-雷海宗-数卷阿姨

评分

写的很不好,逻辑链断层严重,意义不明,许多地方要脑补。评价虚高,水分严重。

评分

战国策派是值得平反的,雷先生这部小书七十多年过后依旧让人耳目一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