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为十章,内容包括“革命”的经典化与再浪漫化;革命·性·长篇小说;革命·土匪·英雄传奇;“革命历史小说”中的宗教修辞;病的隐喻和文学生产等。
黄子平,1949年11月生于广东梅县。获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硕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出版社文史编辑和中文系讲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芝加哥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芝加哥社会心理研究所和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作过访问研究。现任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主要著作有《沉思的老树的精灵》、《文学的意思》、《幸存者的文学》、《革命·历史·小说》、《边缘阅读》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很明显用了结构主义的理论,在当时颇有新意。每个小章节都有生发点,黑话和宗教修辞、病的隐喻尤其好,前者隐含着民间传统,后者昭示着知识分子已经由治病者变为了疾病。 “灰阑“一词让我尤为感动,”习以为常的历史情节可能是一个荒谬的解决“。
评分很多问题还是浅尝辄止了,没有深入。
评分学术做成这样也是够淋漓尽致了!
评分对文本解读得到位,理论驾驭得也很纯熟,是一种堪称范本的批评文字。全书探讨的问题很多,但都紧扣住“语言”,抓住语言的自我分裂、消解,使得坚实的文本暧昧难明,又使得晦涩的文本清晰起来。语言是文学的堡垒、盾牌、工具、武器,也是重负、枷锁、原罪,文学所能做的或许唯有与自身搏斗和抗争——在与社会、政治、权力、意识形态搏斗和抗争之前。
评分很多问题还是浅尝辄止了,没有深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