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1898-1975),曾用名丰润、丰仁,号子恺,浙江崇德(今属桐乡)人。早年就读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随李叔同学画。1921年赴日学画,次年回上海教书。1927年出版第一本漫画集《子恺漫画》。1929年任开明书店编辑。1930年至1937年专事作画著书。抗战爆发后先后任教于宜山浙江大学和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之后曾任上海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职。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子恺近代散文集》等十余种,画集《子恺漫画》、《又生画集》、《绘画鲁迅小说》等多种,另有学术论著和翻译作品多部。
高中的时候在卷子里看到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叫做荣辱。“因误认而受敬,因误认而被骂。世间的毁誉荣辱,有许多是这样的。”从小事中能获得这样的体会,实在让我觉得很敬佩很契合。当时我因为学业成绩郁结,读了这样一篇文心里有莫名的豁达。高考完了之后找了丰子恺先生的书籍...
评分闲来翻翻丰子恺先生的《缘缘堂随笔》,小小的一册书,很薄,所收文章也不多,但篇篇精到,每句话都是不浪费的。字句与意境皆平和幽远,让人仿佛置身于温暖水面感受乍起的涟漪轻轻漫过身体,细腻不失张力。很多人觉得丰子恺的散文恬淡适宜,类似小品,可茶余饭后随意的慢嚼细咽...
评分读缘缘堂随笔,最大的触动便是字里行间流动的那一抹禅意。 最初接触佛经是在大一。喜欢的男生爱好学佛参禅,于是在他的吸引下开始抄诵《金刚经》。来年春天又选修了王雷泉法师的坛经。望道课程论文继续做王维以禅理入诗的题目,《维摩诘经》翻到后来终于有些腻烦。于是...
评分高中的时候在卷子里看到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叫做荣辱。“因误认而受敬,因误认而被骂。世间的毁誉荣辱,有许多是这样的。”从小事中能获得这样的体会,实在让我觉得很敬佩很契合。当时我因为学业成绩郁结,读了这样一篇文心里有莫名的豁达。高考完了之后找了丰子恺先生的书籍...
评分丰子恺的作品,我除了这本仅五毫米厚的小册子以外,还从字帖上读过一篇有趣的小文《吃瓜子》。他的画作我倒是无缘瞻仰。 缘缘堂随笔这本小书,那快要溢出来的、几近疯狂的对孩子的爱,恐怕没有几人可以完全认同。孩子越是长大、他越是惋惜,越是调皮捣蛋、他越是看到所谓“美”...
一赤子,一童心,一佛徒,一嘉兴人。这些刚接触西学又旧学邃密的人写的文章画的画儿真是宝贝。
评分真是一个温柔的人啊。
评分豆瓣之前,小时候。补齐。
评分不喜。
评分丰子恺与其师李叔同的境界或许远超当代。。。不过我还没有仔细考虑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