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场 呼兰河传

生死场 呼兰河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家萧红简介――1911年,萧红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内一个没落地主家庭。写第一部小说《生死场》时,年仅24岁。鲁迅先生爱惜其才,为书作序,奠定了萧红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初的地位,使她身后所有作品得以传世。主要作品有《小城三月》、《马伯乐》、《呼兰河传》、《北中国》等小说及散文、诗歌,约一百万字。由于生活动荡及情感挫折,1942年,年仅三十一岁的萧红病逝于香港。萧红身世凄凉,却在情感生活方面大胆而激进,具有“前卫主义”色彩。作品受生活影响,也独具光芒。素有常新的内容和文采,使她跻身于现代文坛巨匠之林。有关萧红的传记小说七、八部之多,研究文章数百余种,至今仍受到东南亚及欧美读者长时间深情的关注。她的家乡呼兰,设有萧红纪念馆、萧红小学及萧红路等多处景点,提供了读者认识和了解她的机会。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萧红
出品人:
页数:275
译者:
出版时间:2009
价格:1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072002
丛书系列:中国现代中篇小说藏本
图书标签:
  • 萧红 
  • 小说 
  • 女性 
  • 现当代文学 
  • 现代文学 
  • 生死场 
  • 中国文学 
  • 呼兰河传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生死场》描写一个挣扎着生活的东北村庄,通过生产、生殖、人伦关系,写生命的卑贱:贫困、疾病和死亡;写人性的柔弱和蒙昧,直至无法生存不得不起而反抗。但是,他们的斗争能够争得主人的权利吗?能够改变生命的价值吗?国家对于个人意味着什么呢?男人对于女人意味着什么呢? 小说有着深厚的人本主义的内涵,带有启蒙的意义。 小说类似电影文学剧本,重场景,重细节,全篇布满意象、象征和互喻,是一部诗性的悲剧作品。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我从小看作品就不太喜欢景物的描写,最喜欢的则当然就是关于人的。《呼兰河传》是一部并没有情节主线的回忆录式的小说,行笔几乎全是回忆之所至,到了五、六、七章,则重点描写了三个人物。黑皮肤的、总笑呵呵的小团圆媳妇无疑是残忍的悲剧,看的时候是全然的心痛,为曾经存...

评分

先说《生死场》,背景应该是20世纪初,主要描写的是农民们的生活。农民先是受到地主的压榨和剥削,后又遭遇到日本鬼子的侵略。 作者描写了二里半、赵三、王婆、平儿、金枝等人的生活,他们思想愚昧,可笑又可悲,生活仅仅能够维持温饱。最后有反抗日本人的心,但却因为力量单薄...  

评分

爱思想读书会小站:http://site.douban.com/176990/ 今天下午我们举办了第51次读书会,在706青年空间,大约30人参加。活动请来萧红研究者袁权老师,她著有《萧红全传》(2011年)和《萧红与鲁迅》(2014年)。袁老师准备了极为丰富的史料,详尽介绍了萧红的生平,并展示了...  

评分

评分

那是1934年。萧红23岁,蜗居在青岛一所朋友资助的房子里,身边人是萧军。三餐不饱了一段时间,她写出了这本《生死场》。这还算是一段比较美好的时光。之前他们住在欧罗巴旅馆,每天萧红醒来,饥肠辘辘。卖黑面包和牛奶的小贩沿着走廊哒哒的挨着敲房门,面包的甜香漂浮在空气里...  

用户评价

评分

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

评分

细致的描写,残酷的乡村现实

评分

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

评分

零碎的时间想起来读萧红,呼兰河传比较天真,只是那团圆媳妇的哭喊和孩子举着出殡的白招子的情形挥不去,并没觉得纯真,带着狡黠的讽刺却又怀念。相比之下生死场情节更沉重,用笔却更淡,那些苦难,仿佛只是被一年年吹来吹去的风吹散。最伤心的竟是去城里卖老马那一幕,又有什么办法呢。几年前曾翻过一半,反而就常常想起,百年后的我们,大部分人又何尝不是在混沌中生,混沌中死,忍耐着,粗糙地,度过这生命之旅呢。

评分

充满了苍凉的文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