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日本学者藤井省三专写的一部独特的文学史。它“小题大做,旁敲侧击”,仅仅从鲁迅小说《故乡》于1921年发表后被阅读、评论的变迁情况以展示20世纪现当代的中国文学空间,其中涉及了许多文学史未曾涉及或较少涉及的学科领域。正是传播美学和接受美学批评方法的运用使这本“阅读史”获得了崭新的文学是品格。这种特殊的文学试验旧方法显然对传统的文学是构成了挑战。
同董先生译后记所说的,60年间,文学史的研究早已成为了一个学科分支,而像《阅读史》这样的特异性,恐怕尚无。这个特异性就是读者与接受美学在文学史中的存在。 《鲁迅<故乡>阅读史》应该解释为《故乡》这篇文本被阅读的历史。自从1921年5月号的《新青年》发表以来,鲁...
评分同董先生译后记所说的,60年间,文学史的研究早已成为了一个学科分支,而像《阅读史》这样的特异性,恐怕尚无。这个特异性就是读者与接受美学在文学史中的存在。 《鲁迅<故乡>阅读史》应该解释为《故乡》这篇文本被阅读的历史。自从1921年5月号的《新青年》发表以来,鲁...
评分同董先生译后记所说的,60年间,文学史的研究早已成为了一个学科分支,而像《阅读史》这样的特异性,恐怕尚无。这个特异性就是读者与接受美学在文学史中的存在。 《鲁迅<故乡>阅读史》应该解释为《故乡》这篇文本被阅读的历史。自从1921年5月号的《新青年》发表以来,鲁...
评分同董先生译后记所说的,60年间,文学史的研究早已成为了一个学科分支,而像《阅读史》这样的特异性,恐怕尚无。这个特异性就是读者与接受美学在文学史中的存在。 《鲁迅<故乡>阅读史》应该解释为《故乡》这篇文本被阅读的历史。自从1921年5月号的《新青年》发表以来,鲁...
评分同董先生译后记所说的,60年间,文学史的研究早已成为了一个学科分支,而像《阅读史》这样的特异性,恐怕尚无。这个特异性就是读者与接受美学在文学史中的存在。 《鲁迅<故乡>阅读史》应该解释为《故乡》这篇文本被阅读的历史。自从1921年5月号的《新青年》发表以来,鲁...
非常有趣,通过考察鲁迅《故乡》在中国语文课本中的变迁(包括课后习题的指向性),进而打开现代中国的一种文学空间,尤其重要的是,作为结尾段落的“世上本没有路”,到底是不是与全文分裂的?它是民族主义的结尾吗?其内涵是不断变更的。
评分2013年版
评分每件事情总有一个开端,当每个人都认同他时,便成了合理的事情了。
评分有趣~
评分有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