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健,男,1973年7月生,山東陽信人。自1992至2004年,分彆就讀於濱州師專、山東師範大學、湖北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曆獲文學學士、文獻學碩士、曆史學博士學位。中國曆史文獻學會會員。2001-2009年任教於湖北大學古籍所。2009年4月起,任中山大學哲學係、中山大學古典學中心副教授。
四書學的正式確立,始於北宋。本書按照時代順序,逐次考證宋元明清四書學史上的代錶性事件、人物、著述,實際是一部「編年體」的「四書學通史」。
正編的體例,每條先列人物、著述或事件的所屬年代,包括廟號年號紀年、乾支紀年、公元紀年三個項目;次列條目名,盡可能地具體到月日;次列「齣處」,是立目的直接文獻依據,有時不止一處;最後列「考釋」,既有對條目年份月日的具體考證,也有對條目內容的補充解釋。至於宋代之前《四書》單書流傳情況,隻據《古今圖書集成》列齣要目,不作考釋,供給參考。
四書學編年,是學界迄今暫闕的品類。本書的撰著,期望能夠為進一步的四書學理論研究提供歷史脈絡,奠定文獻基礎。
经学为帝制中国之意识形态,而非纯粹学术,作者盖深谙于此,故有意偏离眼下时髦之种种诠释学思路,而特别重视朝廷之士大夫进讲、皇帝下诏等重要四书学政治事件,此实四书经学之最重要向度,主导而指引四书学之发展,而今世学者多所忽略也。然作者精于元代,而宋、明、清编年多...
評分该书不只是编年介绍成书状况,对于政统强化四书科考之用亦用力不少。然于民间兴起之四书学关注较少,且弃置影响较大的佛教解释四书的部分,更不用讲细致的四书会讲活动,略有遗憾。 这本书只能说先参考吧,期待丰富。
評分该书不只是编年介绍成书状况,对于政统强化四书科考之用亦用力不少。然于民间兴起之四书学关注较少,且弃置影响较大的佛教解释四书的部分,更不用讲细致的四书会讲活动,略有遗憾。 这本书只能说先参考吧,期待丰富。
評分该书不只是编年介绍成书状况,对于政统强化四书科考之用亦用力不少。然于民间兴起之四书学关注较少,且弃置影响较大的佛教解释四书的部分,更不用讲细致的四书会讲活动,略有遗憾。 这本书只能说先参考吧,期待丰富。
評分经学为帝制中国之意识形态,而非纯粹学术,作者盖深谙于此,故有意偏离眼下时髦之种种诠释学思路,而特别重视朝廷之士大夫进讲、皇帝下诏等重要四书学政治事件,此实四书经学之最重要向度,主导而指引四书学之发展,而今世学者多所忽略也。然作者精于元代,而宋、明、清编年多...
。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