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生産與學科規訓

知識生産與學科規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作者:栗永清
出品人:
頁數:308
译者:
出版時間:2012-4
價格:35.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1610738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學術史
  • 中國文學史
  • 文學研究
  • 栗永清
  • 近代史
  • 現代中國
  • 文學
  • 民國
  • 知識生産
  • 學科規訓
  • 學術研究
  • 製度建構
  • 權力關係
  • 社會結構
  • 學術體製
  • 知識體係
  • 規訓機製
  • 學術自主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栗永清編寫的《知識生産與學科規訓:晚清以來的中國文學學科史探微》從教育製度、學科體係、學術沿革三個維度對文學學科從晚清草創到今日形成枝繁葉茂、蔚為大觀的知識和理論係統的曆程,進行瞭極具實證精神的考察。

著者簡介

栗永清,男,1981年齣生,山西大同人,復旦大學文學博士,山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文藝學教研室教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文學理論、美學、西方文論等課程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主要學術方嚮為文學理論、美學、中國文學學科史等。近年來在《文學評論》、《復旦學報》、《文藝爭鳴》、《東方叢刊》等國內核心期刊發錶學術論文十餘篇,主持和參與國傢、省、部級課題多項。

圖書目錄

寫在前麵
導論
一 目光嚮下:思想史、學術史的當代演化
二 “中間環節”與學科史的訴求
三 “起源”的質疑:學科史的譜係學方法
四 “命名”:學科史對起點的追問方式
五 課題研究史的迴顧
第一章 學科的命名――“文學”現代意義之確立
第一節 中西會通與“文學”語用演化
一 《職方外紀》和《西學凡》
二 作為“教育”的“文學”
三 “文學”初識1jleralure
第二節 “文學”學科的確立和現代“文學”觀的形成
一 中國知識界同“文學學科”的接觸
二 《奏定學堂章程》中“文學學科”的學科對象
三 現代“文學觀”形成的知識背景
四 “文學”觀念的塑造與形成
第二章 文學學科的展開與課程體係
第一節 “新舊”知識體係的衝突――以林傳甲《中國文學史》為中心
一 學科史的開端:“文學學科”的獨立
二 缺少“專業興趣”的文學史撰述者:林傳甲
三 “第一位中國文學”教師與博雜的《中國文學史》
四 第一部《中國文學史》的學科史意義解讀
第二節 《奏定大學堂章程》的實施:以京師大學堂文學門第一批畢業生為個案
一 京師大學堂分科大學的開辦與中國文學門的招學
二 第一批“文學本科生”的學習情況
三 新製度下的“舊學生”:分科大學文學門學生畢業走嚮
第三節 民國時期的文學學科
一 民國高等教育及課程概述
二 民國大學的中國文學學科專業課程設置
三 圖書齣版視野中的文學史和文學概論
第三章 民國“文學理論”學科建設
第一節 民初北京大學的“文學理論”類課程
一 姚永樸與“文學研究法”
二 “西文藝學”考辨
三 “文學概論”的齣現
第二節 《文心雕龍》與“文學概論”
一 《文心雕龍》與“詞章學”
二 “文學概論”:從“專書閱讀”到“羅列常識”
三 古代文論研究的展開
第三節 民國時期文學概論課程開設及其估量
一 學科草創期的《文學概論》教材
二 國文係的“教育目標”與“文學概論”知識的延展
三 民國時期“國文”教育
第四章 “文藝學”和文學本質之思
第一節 “文藝學”的登臨:學科的命名與規範
一 課程體係的新變
二 “文藝學”的語源考辨
三 從“文學概論”到“文藝學”:政治規訓中的學科走嚮
第二節 “文學基本問題”和“文學本質論”
一 文藝學“學科屬性”的失落:“基本問題”的變奏
二 “文學本質論”的“迴歸”
三 民國時期的文學“定義”
第三節 從“本質論”看“文學本質”
一 “文學的本質屬性”與“文學本質”
二 馬剋思主義“文學本質論”的運思之途
三 “意識形態”、“意識形式”與“意識形態的形式”
四 “意識形態”:文學本質的界說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三星半,掃讀,雖然叫“知識生産與學科規訓”,內容卻多為晚清以來文學科建設的史詩考述,比較關心的是民國“文學概論”到建國以來“文藝學”的發展、民國因人授課與建國以來的統一領導、“文學”概念的定義與蘇聯馬列思想的轉嚮,但還是描述大過分析。作者考訂稽核之功較深,導論也展現齣理論的吸收能力,不過談到的問題貌似跟正文關聯不上,關鍵是對文學學科的興起建設的研究貌似沒辦法更深刻地導嚮時代思想文化。

评分

做的相當紮實

评分

其實本來是病急亂投醫式開始翻閱的,但是讀下來卻很驚喜。全書不是簡單地時間軸式順序梳理,其啓發性並不局限於文學一科。真的能感受到閱讀瞭多大量的著作纔能形成這一部書。

评分

其實本來是病急亂投醫式開始翻閱的,但是讀下來卻很驚喜。全書不是簡單地時間軸式順序梳理,其啓發性並不局限於文學一科。真的能感受到閱讀瞭多大量的著作纔能形成這一部書。

评分

三星半,掃讀,雖然叫“知識生産與學科規訓”,內容卻多為晚清以來文學科建設的史詩考述,比較關心的是民國“文學概論”到建國以來“文藝學”的發展、民國因人授課與建國以來的統一領導、“文學”概念的定義與蘇聯馬列思想的轉嚮,但還是描述大過分析。作者考訂稽核之功較深,導論也展現齣理論的吸收能力,不過談到的問題貌似跟正文關聯不上,關鍵是對文學學科的興起建設的研究貌似沒辦法更深刻地導嚮時代思想文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