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和于丹一起,重温最美古诗词,回归自在大人生。
从解读儒家经典《论语》到赏析中国传统文化最源远流长、普及率最高的古诗词,于丹回归古典文学专业,17年大学授课精髓,厚积薄发,让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走近大众、走近当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诗歌蕴藏着人类文明中最深刻的秘密,于丹以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古诗词为线索,结合当代中国人生存现状及精神世界,以其独特的人文风格对中国古诗词意象、风骨、内涵、感悟进行鉴赏解读。以“明月”、“清风”等古诗词常见意象为线索,导向人生大境界的感悟与情怀,通往中国式人生哲学的阴阳平衡、中正平和、天人合一。在全球的现代化语境中,这样的声音和其所抵达的深度有可能为世界文明困境提供一种既高贵古典又清新现代的解法。
本作品延续于丹老师的独特风格,通俗、易懂、妙语连珠且能激起读者共鸣。让读者重温中国传统文学和古典哲学的精髓所在,找回心灵深处的宁静之美。
于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者和传播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进行系列讲座,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掀起全社会重新亲近、学习经典的热潮,并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为推动中西文化交流,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于丹近年来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巴西等国举行了多场大型文化讲座,引起了海外观众的强烈反响,受到各国媒体的广泛关注。
著有《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于丹•游园惊梦》等。其中《于丹<论语>心得》销量已达五百余万册,目前已在三十多个国家出版发行。
看过蒋勋,也看过叶嘉莹,但是我还是最喜欢看于丹的这本书。 古诗之美,一是在于其节奏,韵律;二是在于其表达或倜傥风雅,或磅礴浩荡。对于这样的文字,是无需做过多解读的。古诗之美,在诗中,更在读者心中。没有诗情的人,解读再多也就是明白了一个故事,难以感受到与作者心...
评分小时候,初学古诗,妈妈给我解释“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含义:一个三四岁和你一样什么都不懂的小毛孩看见皎洁的大月亮,天真的以为它是悬挂在天边用玉做成的盘子,你说好不好玩?从那以后,对月亮渐渐有了好感,每逢夜晚抬头望月总会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
评分捧着于丹的《重温最美古诗词》,一页页翻读那八个章节“春风飞扬,秋思浩荡,明月千古,斜阳晚钟,田园林泉,登临况味,剑啸长虹,诗酒流连”,品味那些熟悉的诗与词,突然想起,于丹老师的读诗心得其实暗合一个有趣的细节:据台湾学者的有关统计,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包括先秦...
评分诗歌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距离的艺术,因距离而美丽,因距离而感人。现在的人感受到诗意少了,诗歌不复以前的盛况了,主要是现代社会技术的发展让旧的诗歌意象不断消解,而新的意象却没有产生的缘故。 比如离别诗,因距离而惆怅,因距离而沉郁深远。古人交通,通信不便,每次分手...
评分在我过往的三十多年岁月中,最爱古诗词的年纪,便是高中时期尤其是高三那一年,阅读并背诵了大量古诗词,并且有可敬的语文老师带领我们一起领略和解读古诗词的美妙。那时阅读古诗词,只是纯粹的喜爱,从没想到古诗词也可以像于丹老师描绘的那样,把生活晕染得诗情画意,让心绪...
编排方式不错,通俗解读
评分饭局朋友圈装逼用
评分分析的很一般,,,还是古人的诗写的好。。。
评分#最近对古诗词很有赶脚。。。
评分人生得意需盡歡,詩酒趁年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