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来,张维为教授走访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1980年代第一次出国感受到的震惊,到今天在海外随处可见的“中国热”;从作为国家领导人的翻译参与国事访问,到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研究者参加国际交流,作者力求从一个比较宽广的国际视野出发,来观察世界、思考中国,特别是探讨与中国崛起有关的热点问题,再尖锐的问题,也不回避。
中国崛起触动了世界。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发展,对于国际问题的认知,应该在汲取世界智慧的同时,也用自己的价值观加以检验,用自己的话语加以论述,客观自信地评述自己的国家和外部的世界。
中国三部曲,读完第一部《中国触动》。 读完本书,感受最深刻的便是那句“seek truce from facts.”做事情要实事求是,看问题同样如此。中国到底发展的好不好,空口无凭,要拿数据和事实来说话。光看自己也不行,得横向的比,纵向的比。 这本书最让我觉得满意的便是,做出任何...
评分这两天看的张维为教授的中国三部曲之《中国触动》,副标题是“百国视野下的观察与思考”。作为一个曾担任过邓小平同志的英文翻译,后来出访过100+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来说,按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名师指导,自己去悟”的逻辑层级,已经来到了“自己开悟”的高度...
评分 评分中国三部曲,读完第一部《中国触动》。 读完本书,感受最深刻的便是那句“seek truce from facts.”做事情要实事求是,看问题同样如此。中国到底发展的好不好,空口无凭,要拿数据和事实来说话。光看自己也不行,得横向的比,纵向的比。 这本书最让我觉得满意的便是,做出任何...
评分最起码我们还在抱怨,那就有向更好的希望
评分我真心奉劝年轻人不要盲目笃信这样的论调。本书作者凭借自己走访100多国的经历,通篇都都在讲一件事:尽管中国(此处一句话非常笼统泛泛概述),但是我们(此处长篇大论中国怎么怎么好),佐证是其他国家怎么怎么差劲。 且不说论点何如,这种思维方式尽显狭隘偏见,带着已有的成见有色眼镜去看别的国家,自然看到的都是别人的缺点。 独立思考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辩证思维,作者身为国内一流大学教授,拥有如此狭隘单一的思维模式,真令人担忧中国的下一代。 作者不乏引用欧美学者褒奖中国,或是自我批判的论段,用来证明中国牛逼、软实力世界地位高。但有没有想过,这恰恰说明欧美人起码在辩证反思自己的制度和社会。有反思才能进步啊。
评分发的书,开始只是每天午饭后翻几页, 后来就开始做笔记了。20多年前,初读何新时亦是如此,不是完全赞同作者的观点,但为作者的逻辑与论理折服。十八大提出“四个自信”是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对普通国民来说,我们现在更缺少的是“文化自信”。我们可以不必抢夺话语权,但一定要在埋头苦干的时候,要有自信,这或许就是中国的“道统”所在吧!一直以来,对所谓的西方媒体,都是本着姑妄听之的,因为深受在何新先生与法国《费加罗报》记者索尔曼的谈话的影响,索尔曼说:“对他们(指西方知识分子)来说,现实中的中国是并不存在的,我们对它也不感兴趣。对于我们,中国不过就像一个巨大的屏幕。自从17世纪以来,我们带着幻觉来到它的面前,然后把我们的各种幻想、愿望和感受,都通通抛到这块屏幕之上。”
评分发的书,开始只是每天午饭后翻几页, 后来就开始做笔记了。20多年前,初读何新时亦是如此,不是完全赞同作者的观点,但为作者的逻辑与论理折服。十八大提出“四个自信”是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对普通国民来说,我们现在更缺少的是“文化自信”。我们可以不必抢夺话语权,但一定要在埋头苦干的时候,要有自信,这或许就是中国的“道统”所在吧!一直以来,对所谓的西方媒体,都是本着姑妄听之的,因为深受在何新先生与法国《费加罗报》记者索尔曼的谈话的影响,索尔曼说:“对他们(指西方知识分子)来说,现实中的中国是并不存在的,我们对它也不感兴趣。对于我们,中国不过就像一个巨大的屏幕。自从17世纪以来,我们带着幻觉来到它的面前,然后把我们的各种幻想、愿望和感受,都通通抛到这块屏幕之上。”
评分东方红,太阳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