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PLAY:戏剧化的青春》是国内从媒介与青年亚文化视角对Cosplay加以深度研究的第一部专著。著者透过青年人对ACG及其它人物的扮装、游戏、娱乐等外在表征,不断追问Cos的文化实践蕴藉了青少年怎样的情结和欲望,探索Coser们用华丽衣饰包裹起来的身体以及流光溢彩外貌下隐藏着的情怀和心愫。在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论著具体而翔实地考察了Cosplay的生产、传播和消费,着点关注了个人、社团与商演公司之间多方的博弈,从角色扮演与身份认同、游戏与反游戏、易装与性别颠覆、文化娱乐与抵抗、文化资本累积以及亚文化消费等视角一步一步接近这个美丽而神秘的群体。Cosplay不仅仅是自娱自乐的游戏,也是青少年试图获取文化话语权的一场行动。
马中红,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和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出版学术专著《被广告的女性——女性形象传播的权力话语阐释》等5部,在《国外社会科学》《文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青年研究》《现代传播》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大众传媒批评、品牌传播。邱天娇,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新闻传播系研究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基本为资料汇编,作者自己的见解少的可怜,对cosplay恶的一面也有意洗白。作者认为cosplay是一种青年人对成人社会的反抗和对自我认同的追求虽不错,但这是亚文化普遍的特征,并非cosplay本身的特质,泛泛而谈,很是尴尬。
评分作者做了值得肯定的尝试,但是由于明显的写作者位置(邱),入乎其内后并没有很好地出乎其外,而马中红的学理补充也走得不够深,整体更像是一个cos爱好者喜不自胜地宣传这一亚文化以及提出一点行业规范。这是研究者位置太近或者太过激情从而造成的深度缺失。当然,这本小书也稍微触及了一些(更)值得研究的问题/角度,例如新部落、身体叙事、新媒体时代的identity问题,还有cosplay的阶级问题以及被收编等等。伯明翰学派的《仪式抵抗》显然更有水平。
评分基本为资料汇编,作者自己的见解少的可怜,对cosplay恶的一面也有意洗白。作者认为cosplay是一种青年人对成人社会的反抗和对自我认同的追求虽不错,但这是亚文化普遍的特征,并非cosplay本身的特质,泛泛而谈,很是尴尬。
评分作者做了值得肯定的尝试,但是由于明显的写作者位置(邱),入乎其内后并没有很好地出乎其外,而马中红的学理补充也走得不够深,整体更像是一个cos爱好者喜不自胜地宣传这一亚文化以及提出一点行业规范。这是研究者位置太近或者太过激情从而造成的深度缺失。当然,这本小书也稍微触及了一些(更)值得研究的问题/角度,例如新部落、身体叙事、新媒体时代的identity问题,还有cosplay的阶级问题以及被收编等等。伯明翰学派的《仪式抵抗》显然更有水平。
评分题目起的挺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