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爱普鲁斯特:28位英美作家解读 》内容简介: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还记得:第一次接触普鲁斯特的这部巨著时,我们是什么身份,身在何处,都在做些什么。甚至,也许我们只是从书店里摆得整整齐齐的那套《追寻逝去的时光》身边匆匆走过,没想过要翻它一下,或者把它带回家去,就是这样一个擦肩而过的瞬间,如今也可算是与普鲁斯特的第一次邂逅。当我们还是个孩子,从大人们那儿听到这个陌生的名字时,我们或者会张冠李戴,把他当成另一个人,或者在对他一无所知的前提下猜想他是个什么样的作家——时过境迁之后,这些也就成了我们意识到有普鲁斯特这个人存在的第一次。然而,有时候,这种记忆模糊的第一次被彻底遗忘了。我们完全不记得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以怎样的方式与普鲁斯特相遇……倘若我能及时地追忆,恢复第一次阅读时的感受,精确地确定每一个相关的细节,那么,确实,我最后就能把握住我对普鲁斯特的全部体验——从第一次到最近的一次阅读体验。我们常常回想爱情岁月——为什么就不能以同样的方式来回忆书籍呢?
安德烈·艾西蒙在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中心教授比较文学。著有《出埃及记:一部论文集》和《假证件》。文章散见于《纽约时报》、《纽约书评》、《评论》、《纽约客》和《新共和》等刊物。
28位作家写的关于追忆的评论,不是论述整部作品的论文,而是各挑选其中的一小段写的读后感式笔记。每篇评论前面都附有所评的原文选段。窥一斑而知全豹,每一个片段都可以领略原文的魅力。
评分写下的都是闲言碎语。 读这本书,不像读批评或理论。它可以轻松地翻看,呼啦啦带过。因为太了解普鲁斯特的字句和心情,28位英美作家其实和我们有过共同的体会——读普鲁斯特的心情,像他那样追寻自己记忆的体验——他们更加细腻更善言表。 对所有关于普鲁斯特的...
评分写下的都是闲言碎语。 读这本书,不像读批评或理论。它可以轻松地翻看,呼啦啦带过。因为太了解普鲁斯特的字句和心情,28位英美作家其实和我们有过共同的体会——读普鲁斯特的心情,像他那样追寻自己记忆的体验——他们更加细腻更善言表。 对所有关于普鲁斯特的...
评分28位作家写的关于追忆的评论,不是论述整部作品的论文,而是各挑选其中的一小段写的读后感式笔记。每篇评论前面都附有所评的原文选段。窥一斑而知全豹,每一个片段都可以领略原文的魅力。
评分http://news.163.com/10/1205/08/6N4KTP9F00014AED.html 在今天阅读普鲁斯特有什么新的意义,这是一个问题。当然,对不同的读者而言必有不同的意义,而在阅读普鲁斯特这个层面上所谓的“今天”与“昨天”究竟有何区别本身也是个问题,因此我提出“今天”和“意义”这两个概念都...
准备工作过长,我还是没有开始读普鲁斯特。作为一个project形式新颖,但是果然批评集之类的还是会有高下之分啊。最喜欢的几篇毫无例外的都不是正经的分析,大概是类普鲁斯特体的写作。托宾那篇甚好,还有乱入的阿特伍德阿姨。贝克特拯救记忆的定位是合理的,也可以与本雅明相发明。顺便我预感自己与马塞尔气场不会太合= =
评分简直了,什么鬼啊
评分垃圾
评分应该叫28位英美作家骗稿费,不过对追忆总体的构架和点倒是抓对了,河西写的最后的那篇是把普鲁斯特往死里黑吧。。。吧。。。吧。。。哎继续认真做功课。。。。、
评分原著编辑的想法挺好的,但是这28位作家实在不走心,太应付事儿了。本书翻译的一塌糊涂,译者水平差也就罢了,连个通读和校对都没有。引述《追忆》原文直接摘抄译林的译本,翻译仅限于28位作家的文字,关键是很多译名都前后不一。这也忍了。后记写的是什么屎啊,《同性恋者普鲁斯特的风流韵事》,标题耸动内容空洞,简直是胡诌八扯和幼稚病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