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人的国度:文学评论集》是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的文学评论集,收入发在《纽约时报》或《纽约客》上的文论26篇,这些文论写于1986-1999年间。库切不光是被公认的经典作家,还是一位著名的学者,他兼通文理,学识驳杂,不亚于博尔赫斯。他的文学评论有相当的分量,那随笔式的文论很具亲和力和可读性。他不但论及了18至19世纪的作家如笛福、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等,还剖析了博尔赫斯、奥兹、莱辛等20世纪的文学巨匠。优美的文笔和较高学术价值使之成为不可多得的文学评论集。
J.M.库切,1940年出生于南非开普敦,先后在南非和美目接受教育。他著有十部小说,除此尚出版有学术论文、翻译著作和文学评沦。自2002年开始,他定居于澳大利亚。2003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
这本少见的“客串”评论集,混合着一些众人皆知的“趣闻”与故事梗概一样的友情图书宣传,平庸浮泛、了无创见,和写作《耻》《青春》那个库切几乎毫无关系。甚至不如约翰·凯利的《阅读的至乐》提供出的新知与信息。 如果读过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或哈罗德·布鲁姆的《影响...
评分这本少见的“客串”评论集,混合着一些众人皆知的“趣闻”与故事梗概一样的友情图书宣传,平庸浮泛、了无创见,和写作《耻》《青春》那个库切几乎毫无关系。甚至不如约翰·凯利的《阅读的至乐》提供出的新知与信息。 如果读过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或哈罗德·布鲁姆的《影响...
评分标题纯属戏仿——借鉴了库切这本文论集子里大多数文章的标题格式。事实上,本书的内容也和标题风格保持了高度一致,真诚,朴实,毫不矫饰。如果不是看译后记中的说明,我还以为这书是由上课的讲稿集结而成的。书里的内容比较驳杂,评论内容也颇为宽泛,时间,地区以及文体的跨...
评分为文学保留“异乡人”的眼光 顾文豪 刊于2010年5月25日《外滩画报》 库切有回在访谈中说:“我不知道身为人是不是构成了值得骄傲的地位,当人们看到我们以何等的狂妄自大来对待一起分享大地的其他生灵。所以,我并不试图赞同或传播我们人类。”说这话的库切浑如人类的远方亲...
评分标题纯属戏仿——借鉴了库切这本文论集子里大多数文章的标题格式。事实上,本书的内容也和标题风格保持了高度一致,真诚,朴实,毫不矫饰。如果不是看译后记中的说明,我还以为这书是由上课的讲稿集结而成的。书里的内容比较驳杂,评论内容也颇为宽泛,时间,地区以及文体的跨...
很久以前读的。库切的文学评论没有小说好。
评分相比前一本精彩纷呈的评述,这本书学术与政治意味略浓,南非作家的几篇评论算是对我这样的历史白痴起到了一定的扫盲作用。
评分虽然阅读罗兰巴特和桑塔格时很吃力,尤其是前者,但要好于库切这样的评论文章。他是一流的叙事大师,二流的评论者。
评分以冷静客观翔实的笔调、异乡人的姿态信手拈来,结构、文字分析,亦不乏生活八卦,似乎散文式文论的库切较之小说的库切更自信,还偶尔流露出一丝幽默。
评分总的来说,写南非的要比写别的国家的评论要好、要深入。别的部分,当然也有闪光点,比如对《克拉丽莎》强奸故事的别致解读,对拜厄(雅)特“文献学”写作方法及其动机的不解(P211),对关于翻译秉持如“非英文作家就像用英文写成的那样”的庸见的质疑(P202),等等。库切把作品置于作家个人所处时代尤其是政治环境来加以讨论,或许是这个集子的优点(比如,作家的责任担当),但对我来说却是明确的缺憾。因为,文学并非社会学政治学的延伸,它有它自己要探讨的独特事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