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世道人心的书,不是政治、哲学、历史经典,也不是从西方翻译过来的各种经典,而是《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两部文学经典。它进入中华民族的潜意识,构成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成为中华民族性格的一部分。本书是在肯定《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文学价值的前提下,对两部经典进行价值观批判,为大众阅读理解经典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刘再复,1941年生于福建南安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学研究所所长。1989年旅居美国。现任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客座研究员、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名誉教授。主要著作有《鲁迅美学思想论稿》、《性格组合论》、《传统与中国人》、《放逐诸神》、《罪与文学》、《现代文学诸子论》、《人论25种》,散文集《太阳·土地·人》、《人间·慈母-爱》及《漂流手记》九卷等。
“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这句坊间俗语,似乎代表了对于四大名著中 “双典”的民间态度。施先生、罗先生倒也不必气馁,纵然是否定,但更是肯定,毕竟得到文化程度谈不上高的中国民间社会的“礼遇”,便已证明其影响之大了。从平话到小说,《三国》、《水浒》本就来自民间,...
评分尽管今日之文化讨论尚未超过近百年前的水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放弃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重估。刘再复的《双典批判》一书正是承继五四文化批判精神,依照新的思想高度,对传统文化精神的一次新的批判性的甄别。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影响深远,以此作为文化批判的切...
评分尽管今日之文化讨论尚未超过近百年前的水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放弃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重估。刘再复的《双典批判》一书正是承继五四文化批判精神,依照新的思想高度,对传统文化精神的一次新的批判性的甄别。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影响深远,以此作为文化批判的切...
评分□原业伟 在中国的名著中,《水浒传》是最难改编的一部,也是争议最大的一部。其他名著尽可以原汁原味地搬上屏幕,写入课本,人们评判的标准是“像不像”;《水浒传》则必须经过现代思维处理才能展现,否则专家大呼“暴力血腥”,即使普通读者看到自己心目中的英雄竟有如...
评分说来惭愧,作为一个中国人,尤其是学汉语言文学的中国人,明清文学只读过《红楼梦》和《浮生六记》,《水浒传》原著只翻过开卷一二回,连电视剧也没看过几集。此次作业,思量再三,因古代文学课必须读《双典批判》,便又挑来《水浒传》中叙武松出身的十章先来看了,兼看了...
很认同刘先生对这两部书的评价,《水浒》的暴力崇拜和《三国》的权术崇拜,确是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东西。我们不相信公平,只认同权力;不相信规则,只认同结果;在我们的文化里,没有绝对的东西,没有真正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只要目的正义,可以不择手段,不管是暴力还是权术;我们相信成王败寇,为胜者粉饰、视败者为寇仇。这两部书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经典,是文化的土壤使然,却又在文化的土壤上继续播种盛放。虽然文化没有对错可言,仍然很难认同一个国家的经典是远离“真、善、美”的。津津而乐道,实在是一种文化的悲哀。
评分很认同刘先生对这两部书的评价,《水浒》的暴力崇拜和《三国》的权术崇拜,确是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东西。我们不相信公平,只认同权力;不相信规则,只认同结果;在我们的文化里,没有绝对的东西,没有真正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只要目的正义,可以不择手段,不管是暴力还是权术;我们相信成王败寇,为胜者粉饰、视败者为寇仇。这两部书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经典,是文化的土壤使然,却又在文化的土壤上继续播种盛放。虽然文化没有对错可言,仍然很难认同一个国家的经典是远离“真、善、美”的。津津而乐道,实在是一种文化的悲哀。
评分不难想象,假如是高中时读到这部书,我一定叹其为天书,然后在作文偷偷里摘几句吓唬吓唬老师。现在看这样的“批判”,固然觉得也不差,但总有些回到了八十年代的错觉。
评分水浒气与三国气其实就是流氓气与厚黑气~
评分双典对普通民众的影响总体偏积极,情义为重,权谋次之,是顺应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作者也带有很强的批判性,刘老师有点杞人忧天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