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先生是我国当代具有国际影响的著名学者、作家,其著作博大精深,融贯古今中外,被视为人类文化中具有经典性的巨著。本集由钱锺书先生和杨绛先生提供文稿和样书,比较全面地呈现了钱锺书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文学成就。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中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和作家。1932年在清华大学结识后来的夫人杨绛,次年毕业,赴上海光华大学执教。1935年与杨绛完婚,然后同赴英国留学。两年后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副博士学位,后随妻子杨绛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1938年,他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次年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并开始了《谈艺录》的写作。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困于上海,在震旦女子文理学校任教,其间完成了《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 。抗战结束后,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在其后的三年中,作品集《人·兽·鬼》、小说《围城》、诗论《谈艺录》相继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1949年回到清华任教;1953年调到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其间完成《宋诗选注》,并参加了《唐诗选》、《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受冲击,当年11月与妻子一道被派往河南“五七干校”。1972年3月回京,8月《管锥编》定稿。1979年,《管锥编》、《旧文四篇》出版。1982年起担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1984年《谈艺录》补订本出版;次年《七缀集》出版。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看这书居于两个原因:一,久仰钱钟书老先生的大名,但是除了《围城》,就没看过他的其他著作,二,喜欢这本书的书名!《写在人生边上 》 真如书序中写道:世界上还有一种人。他们觉得看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写批评或介绍。他们有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
评分我是一个看书很快的人,一般的小说、散文、杂文都是快速阅读。喜欢一口气把书看完,如果书很厚或者有几本,能连着看几天看完为止。(当然吃饭睡觉还是需要的) 但是对于这本书,翻看了几页之后,就来到阳台依偎在躺椅上看,逐字读来,浅笑盈盈,回味良久。才看了几篇而已,却让...
评分买这本书,本来是因为要看《写在人生边上》。书送到手里才发现,原来六分之五的篇幅都是《人生边上的边上》,喧宾夺主了。但也只觉得算是收录了一本钱先生的散文全集吧,并不觉得亏。其实《写在人生边上》中的大部分文章以前都读过或浏览过,单纯的想要收藏以便重温而已。 ...
评分《人生边上的边上》收录了钱钟书为他的作品集在台湾发行写的前言,题为《表示风向的一片树叶》。他觉得自己的书能在台湾出版,便是一片树叶,代表着时代的风向。而我借题发挥,只是觉得这个词汇本身就很有趣。我们都见过风吹起树叶,但为什么我们会用“表示风向”去形容一片树...
评分我的自由与快乐 当日看李碧华的书中扉页记着,平生最大之追求在于自由与快乐。突然仿佛心中的天空也打开了——原来我的追求也不过如此。 (一) 自由,早已经过了那奴隶主年代,听起来多么平常,却一直明白它还是奢侈品...
在人生边上看看自己,看看别人
评分《写在人生边上》是10篇有趣的小文,其中《窗》(提及门表示欲望,窗表示享受)、《读〈伊索寓言〉》(“披着长头发的,未必就真是艺术家;反过来说,秃顶无发的人,当然未必是学者或思想家,寸草也不生的头脑,你想还会产生什么旁的东西?”)等几篇最精彩;因为几乎每篇都精彩。钱先生掉书袋兼俏皮的本领令人欲罢不能,只觉有趣。 《人生边上的边上》有小文、序言和译文等。既有《谈中国诗》这样的名篇,又有“在某一意义上,一切事物都是可以引合而相与比较的;在另一意义上,每一事物都是个别而无可比拟的”这样的妙语。 《石语》是钱先生为纪念其长辈陈衍而记录的一篇二人闲谈,其中青年钱锺书(尚未上清华)的非凡记忆力已从中展现。
评分说实话,钱钟书确实很博学,这毋庸置疑,从他一篇文章可以高达几十个引经据典就能看出,但对我这种才疏学浅文化底蕴不足的人来说,未免太过掉书袋。吃力的读完,只读懂了一半吧,当然,这是我自身的原因,与作者无关,对于有才的人来说,这的确是本不错的书。 算了,我五年后再读一次吧,希望能把另一半读懂。 2016-05-05
评分缜密地分析风格让人读完产生共鸣的同时非常激动
评分后面就看不懂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