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先生是我国当代具有国际影响的著名学者、作家,其著作博大精深,融贯古今中外,被视为人类文化中具有经典性的巨著。本集由钱锺书先生和杨绛先生提供文稿和样书,比较全面地呈现了钱锺书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文学成就。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中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和作家。1932年在清华大学结识后来的夫人杨绛,次年毕业,赴上海光华大学执教。1935年与杨绛完婚,然后同赴英国留学。两年后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副博士学位,后随妻子杨绛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1938年,他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次年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并开始了《谈艺录》的写作。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困于上海,在震旦女子文理学校任教,其间完成了《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 。抗战结束后,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在其后的三年中,作品集《人·兽·鬼》、小说《围城》、诗论《谈艺录》相继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1949年回到清华任教;1953年调到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其间完成《宋诗选注》,并参加了《唐诗选》、《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受冲击,当年11月与妻子一道被派往河南“五七干校”。1972年3月回京,8月《管锥编》定稿。1979年,《管锥编》、《旧文四篇》出版。1982年起担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1984年《谈艺录》补订本出版;次年《七缀集》出版。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写在人生边上》较后两部通俗许多。 这本书篇幅并不长,其实写的也大多都是”小事“。然而这些“小事”,钱先生也写得这般气势非凡。 读钱钟书先生在他书中展现的的智慧永远都是平易近人的,字里行间,一定会有启人深思的一些会心一笑。他的幽默绝不让你...
评分钱钟书是一种独特的体验。 固然是由于我的孤陋,所学所知太过浅薄,但这样的读书体验真的还是头一次。 尝试做所谓的“读书笔记”、“书摘”,(事实上我的却做了),可是眼见得越“摘”越多,越“抄”越长,尤其是钱先生以论文形式所做的文章,到后来,只能笑自己练“...
评分买这本书,本来是因为要看《写在人生边上》。书送到手里才发现,原来六分之五的篇幅都是《人生边上的边上》,喧宾夺主了。但也只觉得算是收录了一本钱先生的散文全集吧,并不觉得亏。其实《写在人生边上》中的大部分文章以前都读过或浏览过,单纯的想要收藏以便重温而已。 ...
评分这是一本三个小册子的合集,看得最久最细的还是《写在人生边上》,因为《写在人生边上的边上》有许多学术性的文章,实在看不懂,而《石语》又是文言文,就都搁下了。 关于《写在人生边上》最喜欢的还是他的序,人生是一部大书,这个比喻很多人都用过,但是往往局限在感叹此书之...
评分我是一个看书很快的人,一般的小说、散文、杂文都是快速阅读。喜欢一口气把书看完,如果书很厚或者有几本,能连着看几天看完为止。(当然吃饭睡觉还是需要的) 但是对于这本书,翻看了几页之后,就来到阳台依偎在躺椅上看,逐字读来,浅笑盈盈,回味良久。才看了几篇而已,却让...
钱老通英法德意拉丁文(西语的评注读到现在还未见),读下来,英法文应该是他最通的两门。不知道不通外文的人读他的读书笔记是在读神马,如同喝过清水煮杨梅的杨梅水的人去拜读吃过杨梅的人的吃杨梅笔记,然后意淫下觉得他吃得真到位打个五星?钱老有语言天分、记性好,又爱各家比来比去,这是他做人的浑然天成。没能力或者不爱好比较文学的,不知崇拜他是崇拜个神马。有这个崇拜叫嚣的精力不如自己努力读几本原文书下来、自己体会一下吃真正杨梅的滋味吧。不然,也就是读他书的夹缝里一点人生感想而已,占不到10%。而且,套个时髦比喻,等于去爱马仕家逛来逛去买了个小钥匙圈而已。
评分说实话,钱钟书确实很博学,这毋庸置疑,从他一篇文章可以高达几十个引经据典就能看出,但对我这种才疏学浅文化底蕴不足的人来说,未免太过掉书袋。吃力的读完,只读懂了一半吧,当然,这是我自身的原因,与作者无关,对于有才的人来说,这的确是本不错的书。 算了,我五年后再读一次吧,希望能把另一半读懂。 2016-05-05
评分在人生边上看看自己,看看别人
评分缜密地分析风格让人读完产生共鸣的同时非常激动
评分钱钟书的掉书袋功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