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本名周樹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紹興人,字豫纔,原名周樟壽,字豫山、豫亭。以筆名魯迅聞名於世。魯迅先生青年時代曾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4年初,入仙颱醫科專門學醫,後從事文藝創作,希望以此改變國民精神。魯迅先生一生寫作計有600萬字,其中著作約500萬字,輯校和書信約100萬字。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學産生瞭深刻的影響。
本文為繁體竪排文字!
《呐喊》是魯迅1918年——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說的結集。作品真實地描繪瞭從辛亥革命到五四時期的社會生活,揭示瞭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封建製度及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瞭深刻的剖析和徹底的否定,錶現齣對民族生存的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渴望。本書是1930年版本原版珍藏。
我一直都非常喜欢茨维塔耶娃的这句话:“我生活中的一切我都喜爱,并且是以永别而不是相会,是以决裂而不是结合来爱的。”后来在读《树上的男爵》的时候,看到结尾处,在男爵的墓碑上有这样一句话:“终身住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逗趣之余也能感受到那种又恨又爱最终还是爱...
評分多少年后,淡忘了昔日课本上的记忆,再来重读鲁迅,突然发现,鲁迅竟然和记忆中如此不同。 现在的社会,人们热衷的阅读对象是轻松闲适的小品,鲁迅那种“利”的风格,好像真的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了,真的不适应了吗?为何读起来还会有历历在目的感觉?读到自序中那段直...
評分 評分少年时,鲁迅更像一则笑话。“……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 同学们忍不住笑。“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大家几乎笑成一团。“立仆”——这就是我当年对鲁迅最深的印象。 还算是个青年的时候...
評分-----读鲁迅的《头发的故事》 《头发的故事》通篇流动着愤激的情绪:n先生在纪念双十节时大发感慨:“他们忘却了纪念,纪念也忘却了他们!”民众为什么忘却了对辛亥革命的纪会呢?而那景象又确实让人觉得痛心” 。…… 《...
Vociferatio/呐喊 /周樹人所以爲周樹人,在野草不在呐喊;魯迅所以爲魯迅,在呐喊不在野草。
评分竟然給我買到瞭!
评分再也迴不去的故鄉,再也看不到的社戲,無聊地捲入投機者拿著頭發說事而製造的風波,自己也逐漸變得阿Q,喜於嘲笑比自己更底層的孔乙己,孤單地寫寫狂人日記,看似已無藥可救
评分最後幾章叫人落淚
评分不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