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米特1888年出生在德国西部的一个小镇,天主教徒,从小喜好文学、艺术、音乐、哲学、神学。在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后,一边研究新康德主义法理学,一边写论瓦格纳的华彩文章。1916年,施米特发表了一部从政治哲学角度论诗人多伯勒的长诗《北极光》的专著,从此开始了其长达半个世纪的政治思想生涯。
《政治浪漫派》一书由《政治的浪漫派》和《当今议会制的思想史状况》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主要阐述施米特对德国浪漫主义的基本看法,他从德国知识分子的现实处境出发,讨论浪漫派在思想史上的位置,阐明了浪漫派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基本看法,并表明了它的本质是一种关于政治的趣味。《当今议会制的思想史状况》同样是从现实问题入手,揭示自由民主的议会制在思想史上的形而上学基础。总得来说,本书着力在思想史的脉络里整理弥漫整个欧洲的浪漫主义精神以及自由民主的议会制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思想史力作。
和第一次一样,有跳跃。 读的过程感到极大的启发,但同时又有隐隐不爽,对施密特的整体论述和论述风格下意识中产生着尚不明确的抗拒。 不过虽然思想内容上如何判断我吃不准,但施密特对浪漫派的具体批评,却可用来作为对我的生活气质的一种有力警告和提醒。
评分《政治的浪漫派》再版前言(1924)德国 施米特 浪漫派的法文定义:基于人本性之善,相信在某处能够找到人的天性之善。 起点:个人主义和神秘主义。个人主义是浪漫的起点和首要因素。极端的、非理性的个人主义即成为神秘主义。由此而来的浪漫表现为一种人的天性的内在脉动,一种...
评分 评分本书分为《政治的浪漫派》和《当今议会制的思想史状况》两部分。前者可以视为后者的思想史基础,后者体现的现实关怀又影响了作者对浪漫派人物的褒贬。 《政治的浪漫派》认为,浪漫派否定一切固有的规范,转而诉诸不确定的情感,因此缺乏(并且不追求)恒定的政治立场,不愿在政...
评分本书分为《政治的浪漫派》和《当今议会制的思想史状况》两部分。前者可以视为后者的思想史基础,后者体现的现实关怀又影响了作者对浪漫派人物的褒贬。 《政治的浪漫派》认为,浪漫派否定一切固有的规范,转而诉诸不确定的情感,因此缺乏(并且不追求)恒定的政治立场,不愿在政...
《当今议会制的思想史状况》
评分《浪漫派》中了好多枪;《议会制》有助于消除现代政治概念的混乱。
评分《当今议会制的思想史状况》
评分这本书的回音竟然能在几十年后那本影响我至深的《Democracy and Market》第一章里看到,足以证明其魅力,不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
评分犀利 洞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