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的浪漫派

政治的浪漫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德)施米特
出品人:
页数:225
译者:冯克利
出版时间:2004-08
价格:2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051973
丛书系列:施米特文集
图书标签:
  • 政治哲学
  • 施米特
  • 浪漫主义
  • 政治
  • 哲学
  • 政治学
  • 德国
  • 思想史
  • 政治
  • 浪漫
  • 思想
  • 自由
  • 批判
  • 理想
  • 人文
  • 变革
  • 尊严
  • 激情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政治浪漫派》一书由《政治的浪漫派》和《当今议会制的思想史状况》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主要阐述施米特对德国浪漫主义的基本看法,他从德国知识分子的现实处境出发,讨论浪漫派在思想史上的位置,阐明了浪漫派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基本看法,并表明了它的本质是一种关于政治的趣味。《当今议会制的思想史状况》同样是从现实问题入手,揭示自由民主的议会制在思想史上的形而上学基础。总得来说,本书着力在思想史的脉络里整理弥漫整个欧洲的浪漫主义精神以及自由民主的议会制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思想史力作。

作者简介

施米特1888年出生在德国西部的一个小镇,天主教徒,从小喜好文学、艺术、音乐、哲学、神学。在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后,一边研究新康德主义法理学,一边写论瓦格纳的华彩文章。1916年,施米特发表了一部从政治哲学角度论诗人多伯勒的长诗《北极光》的专著,从此开始了其长达半个世纪的政治思想生涯。

目录信息

政治的浪漫派(冯克利 刘锋译)
再版前言(1924)
导论
德国人的观点:政治浪漫派作为反动和复辟的意识形态
法国的人观点:浪漫派作为革命原则;卢梭主义
从浪漫精神和古典精神角度解释革命
政治浪漫派概念的混乱和定义的途径

一、表面状况
德国浪漫派作家个人的政治意义
施莱格尔在政治上无足轻重
缪勒的政治生涯:在哥延根是亲英派:在柏林是封建主和等级
保守主义的反集权派:在蒂罗尔是绝对王权的集权国家职员

二、浪漫精神的结构
1.寻求实在
时代的哲学问题:思想与存在的对立与实在的非理性
四种反对现代理性主义的类型
上帝(旧形而上学的最高实在)及其两种替代上帝的新实在:全人类(人民)和历史
全人类作为革命派的造物主,历史作为保守派的造物主
浪漫的主体与这些新的实在
可能性与实在性的对立
人民和历史的浪漫化
反讽和密谋
实在性和总体性
对大全的浪漫使用
2.浪漫派的机缘论结构
主体主义的幻灭
“机缘”作为“起因”之反题的意义:机缘作为主观的与幻想的东西之间的关联
旧机缘论的本质:靠更高的第三者扬弃对立
靠更高的他者浪漫地扬弃对立:真正的实在及各种对实在的权利主张者(自我、人民、历史、神)
结果:每一他者都是更高的,而且是这些概念的杂凑
浪漫的创造性:世界作为体验的动因,及这种创造性的审美方式
理智主义的浪漫派人士地精神领域的杂糅

三、政治的浪漫派
1796年以后国家学说的发展概述
浪漫派国家观与反革命国家观和正统论国家观的差别
国家和国王是浪漫旨趣的机缘论对象
浪漫派在伦理和法律评价上的无能
政治哲学中的浪漫化观念
缪勒的创造力:其论证是对有意义的印象的修辞式回应:其反题是修辞对比
一切被浪漫化了的对象的机缘性质
扼要说明政治浪漫派与浪漫派政治的区别
对后者来说,结果而非原因是机缘性的
附论:按自由派市民阶级的看法,浪漫派是一种政治类型,以施特劳斯的《叛教者儒略》为例

结语:政治浪漫派作为政治过程的伴生性情绪反应

当今议会制的确思想史状况(冯克利译)
引论:论议会制与民主制的抵牾(1926)
导言(1923)
一、民主制和议会制
(民主思想的规范的同一性观念和政治现实中取代这些观念的同一性)
二、议会制原理
(公开性与辩论:分权与制衡:真正的议会制的法律观:议会制理论的相对理性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专政
(专政与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形而上学证据:无产阶级专政中的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
四、直接运用暴力的非理性学说
(索雷尔的神话理论:资产阶级的神话比喻:布尔什维克主义与法西斯主义的对立中的阶级斗争和民族神话)

附录:论议会制的意识形态(1925)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按语:只读了“当今议会制的思想史状况(1923)”一篇,觉得如Richard Thoma所批判的,Schmitt这篇文章的视角是混乱的。觉得施米特对民主的界定是偏颇的,尤其在主张代议制与民主可完全分离的时候:一方面偏技术定义,另一方面又甚至将专政也涵盖在民主中,是不妥当的。一种...  

评分

施米特将政治的浪漫派同一种“机缘”联系起来:它否定原因的概念,否定可计算的因果性力量,因而否定一切固有的规范。它是一个消融化的概念,因为凡是给生活和新事物带来一致性和秩序的东西,都与机缘不相容。他认为,浪漫派是主体化的机缘论,在浪漫派中间浪漫的主体把世界当...  

评分

本书分为《政治的浪漫派》和《当今议会制的思想史状况》两部分。前者可以视为后者的思想史基础,后者体现的现实关怀又影响了作者对浪漫派人物的褒贬。 《政治的浪漫派》认为,浪漫派否定一切固有的规范,转而诉诸不确定的情感,因此缺乏(并且不追求)恒定的政治立场,不愿在政...  

评分

和第一次一样,有跳跃。 读的过程感到极大的启发,但同时又有隐隐不爽,对施密特的整体论述和论述风格下意识中产生着尚不明确的抗拒。 不过虽然思想内容上如何判断我吃不准,但施密特对浪漫派的具体批评,却可用来作为对我的生活气质的一种有力警告和提醒。  

评分

【按语:只读了“当今议会制的思想史状况(1923)”一篇,觉得如Richard Thoma所批判的,Schmitt这篇文章的视角是混乱的。觉得施米特对民主的界定是偏颇的,尤其在主张代议制与民主可完全分离的时候:一方面偏技术定义,另一方面又甚至将专政也涵盖在民主中,是不妥当的。一种...  

用户评价

评分

你们全家都是浪漫派!

评分

你们全家都是浪漫派!

评分

你们全家都是浪漫派!

评分

犀利 洞彻

评分

天呐,没想到施米特对德国浪漫派如此亲熟,何新要是对希腊这么熟的话怎么黑我都会给5星啊,对不起不小心提到毫无价值的人了。存在着四种反对现代理性主义的类型:除了这两种明显不同的反对运动,即(1)哲学的反对运动和(2)神秘主义的-宗教的反对运动外,还有另外两种同样明显不同的反对形式,即(3)维柯所代表的历史的-传统的反动,它针对的是笛卡尔理性主义的反传统倾向,和(4)情感-审美的(抒情的)反动,它最早的独立表现见之于沙夫茨伯里。浪漫派对一切可以想像的历史、政治、哲学和神学题目都有兴趣,他们热情参与自己时代的哲学辩论。这就是费希特的科学哲学和谢林的自然哲学为何常被划归浪漫主义的原因。这里有一个重要的讯息,即康德以后的唯心论体系,包含着一种直觉哲学和一种泛神论的理性主义。钓雪按:施米特太黑了,是个靶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