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死后,如何在假定无信仰的世界生存?
伊格尔顿在本书中研究了现代社会寻找上帝替代者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困难与意义,并通过启蒙运动至今众多思想、思想家与事件,探讨了9/11事件前后的宗教状态、围绕西方资本主义的反讽,以及在后启蒙时代所创造出的并不令人满意的一系列上帝代理人。
如果特里•伊格尔顿不存在,就有必要创造一个他。
——西蒙•克里切利(《哲学家死亡录》作者)
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1943— )西方当代著名文学理论家。从60年代末至今,伊格尔顿出版美学理论、文学批评著作十多种,如《莎士比亚与社会:莎士比亚戏剧论文集》《瓦尔特•本雅明,或革命的批评》《文学理论引论》和《审美意识形态》等。与美国的詹姆逊、德国的哈贝马斯并称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界三巨头。
译者简介:
宋政超,就读于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现阶段主要研究方向为伊格尔顿悲剧思想。
(刊于《新京报·书评周刊》2016年4月23日,发表时标题内容均有改动) 文/俞耕耘 特里·伊格尔顿,这位与哈贝马斯、詹姆逊齐名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著作广涉文学批评、文化研究、美学理论、政治宗教等领域,呈现出体大周深的学术视野与兼容互通的治学志趣。当我们阅...
评分(刊于《新京报·书评周刊》2016年4月23日,发表时标题内容均有改动) 文/俞耕耘 特里·伊格尔顿,这位与哈贝马斯、詹姆逊齐名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著作广涉文学批评、文化研究、美学理论、政治宗教等领域,呈现出体大周深的学术视野与兼容互通的治学志趣。当我们阅...
评分(刊于《新京报·书评周刊》2016年4月23日,发表时标题内容均有改动) 文/俞耕耘 特里·伊格尔顿,这位与哈贝马斯、詹姆逊齐名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著作广涉文学批评、文化研究、美学理论、政治宗教等领域,呈现出体大周深的学术视野与兼容互通的治学志趣。当我们阅...
评分(刊于《新京报·书评周刊》2016年4月23日,发表时标题内容均有改动) 文/俞耕耘 特里·伊格尔顿,这位与哈贝马斯、詹姆逊齐名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著作广涉文学批评、文化研究、美学理论、政治宗教等领域,呈现出体大周深的学术视野与兼容互通的治学志趣。当我们阅...
评分文 | 特里·伊格尔顿 译 | 宋政超 认为宗教无聊透顶、不值一提或者令人不快的人们无须被这本书的书名打消读下去的念头。这本书与其说是在谈上帝,不如说更多的是探讨由于上帝的明显缺位而引发的危机。循着这个主题,本书的探讨始于启蒙运动而终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勃发和所谓...
如果说伊格尔顿是懂“细读”的,那么可以得出的一个结论是:“细读”完全不是封闭的阅读,恰恰相反,“细读”的基础是相当深厚的文化史/社会史联想能力,对原型、母题的熟稔,以及合乎情理的想象、诠释与表现。
评分很难读,我这毫无美学哲学基础的文盲就不评分了反正也看不懂,倒是有很多漂亮的语句可以摘抄装逼。
评分启蒙哲学家、古典学者、宗教保守主义者、自由主义者、浪漫主义者、文化保守主义者,均对宗教提振人心力量的式微开出了解药,复返自然;标举神话思维的纯粹与古希腊先贤生活方式的典范作用;倡导绝对理性;推行资本主义贸易自由精神;尊崇感知与情感的力量;回归《旧约》原教旨;建立既可触及上层精英又可抚慰下层民众的多元文化结构。最后也是最终极的替代疗法,作者认为是泯除了阶级经济权势差异的艺术审美价值。Really?
评分翻译水平一般。
评分3.5星。著的话,有点觉得一直在说大家都知道的东西,虽然说得也蛮好的。译的话,前面二十几页比较惨,后边好像是适应了强度和文体,发挥好了起来。所谓 #在实践中提高,在战斗中壮大# 编辑上的疏略也有一些,若再版应该改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