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主要论述了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给艺术领域带来的一系列变革。它把艺术人从一向被人们所崇敬的神圣的“祭坛”上拖了下来,在摧毁了传统的同时使现代艺术具有了新的特点、价值和接受方式。
本雅明亲身经历了艺术在技术革命中所发生的裂变,并成为了机械复制艺术时代最早的思考者,尽管他的思维仍会停留在浪漫派思想家惯有的套路中即对传统艺术的膜拜之中,但他仍然保持了对机械复制艺术品的客观评价。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一书中指出机械复制艺术的出现...
评分1、1839年达盖尔发明了银版摄影术。但由于没有申请专利,摄影术被法国政府公开,摄影诞生十年后出现第一个兴盛期——工业化前的十年。代表摄影家:希尔(hill)卡梅隆(Cameron)纳达尔(Nadar)雨果。 2、摄影首先以名片形式的肖像照片占据市场,摄影家牟利丰厚。摄影侵犯了...
评分现代都市中,人人都有机会欣赏到电影的放映,但是只有少部分人选择去剧场观看话剧。电影作为机械复制时代最伟大的艺术作品,它的存在遍及我们的视野,我们不必亲临电影拍摄现场,就可以通过电影院、电视、网络观看电影,而话剧则不同,走进剧场中,除了能看到“活的”演员...
评分译文也就2星 内容5星都不够打得 得找别的版本重看一遍。最可怕的是书中的错别字,看到第一个错字时以为自己眼花 看到第N个错字时以为看的是盗版。
评分马克思主义史观加精英视角,既有对灵光消逝的惋惜也有对大众媒介的礼赞
评分本雅明在这部代表作里论述了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区别,大批量的机械复制使得艺术品中的Aura(光晕/光韵/灵韵)消失,膜拜价值为展示价值所取代,沉浸凝神的专注态度为消遣性的、间离式的审视态度所取代。主要例子是电影。本雅明还分析了有声电影的多种特性,特别与戏剧作了比较。不过,现在看来,还是有一些小问题的。比如本雅明的一些论述其实并不符合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反而符合当今社会(也可以说是超前性?),另外一些论述符合当时,不适用于今日。此外,艺术的状况并非如此简单和纯粹,多种艺术形式始终是并存发展的,实际上不存在取代关系,传统艺术也并未衰亡。PS:这个译本整体上还是可以读的,虽然错别字有点多……附录特别好,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勾勒了本雅明的主要思想脉络。
评分草泥马好烂的版本
评分开始觉得这个版本的翻译简直像google一样单蹦,看完觉得这样也很好,一点儿不拖泥带水,译者对读者的理解最大程度地不加干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