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1968年,“文革”乱世,我满十五岁,趁乱学起油画来。在大墙面大铁皮上才画了几幅毛主席“红宝像”,我就认定自己已经是个法画家。冬季头一场雪,我约了两位大我几岁的工人画友,郑学明,李云晖,直奔淮海路西端襄阳公园,瞄准园外那座有五个圆顶的东正教教堂画写生。那年,教堂早已成了卢湾区抄家物资管理办公室,但圆顶不容易“抄”走,我们早就选定一下雪就画它:它多像苏联画册中的景象——什么是苏联,旧俄、东正教,我们全不懂,但那又怎样!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苏北农村插队落户,期间自习绘画。1978年以同等学历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赴纽约定居,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受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定居北京。因两度进藏,作《西藏组画》等油画创作。近十年作大型并置系列及书籍静物系列。2000年出版文集《纽约琐记》,2002年出版随笔集《陈丹青音乐笔记》。
陈丹青之于陈丹青,实在是个好名字,一望而知其身份,且可以作为书名,意为陈述丹青事业,还可作为展览标题,意为将丹青的丹青陈列出来。 肯定是后来改的。 陈丹青引起我的注意,是在去年,对于大学教育体制的批判,他在清华,与北大的贺卫方相呼应。对于这个提烂了的题目,...
评分几年前在南京先锋书店买过山东画报社的版本,朋友借去,无从讨要,索性再买一本。这也是一贯的做法。爱看书,但不会嗜书如命;交朋友,但不会两肋插刀。这应该也是我一贯的生活态度,来世上走一遭,生没带来什么,死也不必再带去什么,这样比较环保吧。所以书借就借了,不还就...
评分昨天在图书馆无意中邂逅陈丹青的《多余的素材》,本来只是随手翻翻,没想到竟一发不可收拾,终于一口气把他读完。 之前看过陈丹青的博客,感觉他是一个真性情的人,有良知,有血性,敢言人所不敢言。而我一直喜欢的也正是这一类人。 想起04年南方人物周刊曾推出当今中国公共...
评分某杂志社招人,标明要会写故事,说是现在能把一个故事给讲圆的人已不多见,堪称人才。依我看,会写故事的人并不少,会写人的人则是真为稀有。何以故?要写人,非但要能把故事讲好,更要有足够高的眼界。倘或是写名人,背景更是少不得的。 写名人(某人语:社会主义中国,人民...
评分原文链接: http://www.puyuping.com/2010/07/06/duoyudesucai/ 读过三本陈丹青的书,按三本书写作的年代来看,我是正好倒着读的。第一本是他辞去清华教职之后所写的《退步集》,击节叫好之余,觉得不甚过瘾,于是买了第二本《纽约琐记》,这下过足了瘾,但书里的内容,不论是...
寂寞的老头- -。
评分如果你喜欢的话就用力
评分民国情怀
评分如果你喜欢的话就用力
评分陈丹青的书,我以为《纽约琐记》的文字最好。《退步集》见的是真性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