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的诞生》的主旨,尼采后来一再点明,是在于为人生创造一种纯粹审美的评价,审美价值是该书承认的唯一价值,“全然非思辩、非道德的艺术家之神”是该书承认的唯一的“神”,他还明确指出,人生的审美评价是与人生的宗教、道德评价以及科学评价根本对立的。《悲剧的诞生》尼采后来提出的“重估一切价值”,其实,“重估”的思想早已蕴含在他早期的美学理论中了。当时他就宣告:“我们今日称作文化、教育、文明的一切,终有一天要带到公正的法官酒神面前。”后来又指出:“我们的宗教、道德和哲学是人的颓废形式。相反的运动:艺术。”可见,“重估”的标准是广义艺术,其实质是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反对伦理的人生态度和功利的人生态度。
语法太牛逼了,我能不用工具书看史记,虽然这也没啥牛的但至少说明咱还能看懂中国人说话,可是我看周国平翻译的这部书竟然要用红笔做记号帮忙断句。我的语文老师虽然不是很牛的那种但也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老先生针对一个结构混乱的句子皱着眉头苦苦思索半天给了我一个他自...
评分大学时候上过一学期话剧艺术欣赏。老师讲过一个理论来说明我国的话剧艺术为何落后西方那么多,几无经典。他说,话剧或者说戏剧起源于希腊,而希腊的话剧源于宗教的祭祀,人们模拟这个世界,并用血和生命去祭奠。从一开始就具有严肃和悲剧色彩。而我国有记载的戏剧源于西汉,刘...
评分首先说明一下,这篇不是读后感,充其量是读书笔记。近来越发觉得自己的记忆力衰退厉害(还年轻啊,咋整- -……),所以很有必要对自己的阅读作些札记,不然以后除了书名外,其余没准都忘个一干二净。而豆瓣的短评有万恶的字数限制,没辙,唯有以书评形式来记录吧。 接着说明的...
评分最近带着学生读《悲剧的诞生》,才发现做学生时说得极其顺嘴,其实根本未解其意的那些名词真正到了自己讲的时候,要讲得朴素清晰并不那么容易。在《悲剧的诞生》里,尼采将艺术,也是自然的两种冲动归纳为阿波罗与狄奥尼索斯冲动,前者代表着梦,后者代表着醉。而古希腊的悲剧...
评分尼采其实对于音乐,艺术,喜剧,悲剧,存在,灵感,并没有想得很清晰——我想是因为他不是以一个科学家的方式去考虑这些问题的,而是在一个打了鸡血的艺术家附体的时候写出来的。 他只是很激动。 他会说:在今日的世界,酒神精神方在逐渐苏醒,我们心中将恢复热烈的希望……从...
从悲剧的诞生时代起,尼采就认识到了生命的虚无,对此他给出的对策是用审美重估价值,在此后的人生里,他竭尽全力的疯狂的热爱生命,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他清楚地知道虚无是真相,但他认为艺术作为引诱人活下去的谎言,比真相更有价值。他崇尚强大的生命力,渴望达到酒神精神所推崇的醉的状态。我觉得他对生命的热爱就像基督徒对神的信仰一样,是一种“信”,是一种不能用理性解释的选择。
评分我喜欢德国人的一点就是他们即使是哲学家看艺术也很少说外行话
评分全然非思辩、非道德的艺术家之神”是该书承认的唯一的“神”
评分阅读重点开始从福柯过渡到尼采,逆流而上。尼采倒无所谓“不悔少作”,这部他晚年各种不满的作品于我却是精美无比的。是诗,是审美精神,是可喜的希望。周的译文也很好——和“老先生”谈起,他却毫不犹豫否定了。嘿嘿。
评分极大的震撼和极大的共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