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图尔特・霍尔(Stuart Hall),英国文化研究“伯明翰学派”的代表人物。现任英国开放大学社会学教授。主要著作有(包括编著):《仪式抵抗:战后英国的青年亚文化》(1976)、《编码/解码》(1980)、《文化节传媒语言》(1981)、《调控危机》(1982)、《艰难的复兴之路:撒切尔主义与左派的危机》(1988)、《现代性的构成的体》(1992)等。
《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由一个导言、一个文化研究理论的概述和五个专题研究(即对法国战后平民主义摄影、博物馆展出等)组成,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均展现了文化研究的基本品格。
是因为要做文化研究所以才接触这本书的,其实看通了道理还是很简单的,但是看是个漫长的过程,可能是因为作者和我们是2个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不同,语境也不同,再加上翻译也有些问题所以真的很吃力,看了好几遍,书中有好多我们学英语时的长难句子,估计译者也很恼火,我数了一...
评分在人类学术史上,从未有任何一段时期像20世纪中后页一般对语言的作用这般痴迷。在中国的漫长学术史上,“语言”不过是指月之指,最终的宿命不过是“得鱼忘筌”。因此,对语言的研究也不过就是扬雄所谓“壮夫不为”的“小学”罢了。 但当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第一次被刊...
评分一、导言 1、文化涉及的是共享的意义。我们通过语言媒介共享意义。意义是一种对话—永远只能部分地被理解,永远是不平等的交换。p-6 符号学途径关注表征如何运作,语言如何生产意义(诗学),话语途径关心表征的后果及影响(政治学)。 二、表征的动作(斯图亚特-霍尔) 1、表...
评分<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Edited by Stuart Hall 《表征》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理论的表述,接下来五章是对第一章所阐述的理论的具体运用。本书的主编斯图亚特•霍尔在第一章开宗明义:“文化涉及的是‘共享的意义’。” “意义...
评分《表征》所要探讨的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文化”的问题。在我们自身以及我们生活的周围,无处不渗透着文化的因子。媒介上充斥着各色各样的文化:饮食文化?厕所文化?楚文化?中国文化?教材上满篇是“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云云。而一旦文化变成无所不在、无所不包...
作者昨天去世。
评分霍尔那篇有对话语和语言关系的详细讨论
评分表征是生产意义的方式。主要运用两种理论,一派是索绪尔和巴尔特的语言学和符号学,一派是福柯的话语权利的生产。中间提到了葛兰西的霸权,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人类学相关。从能指与所指的移动中分析意义如何产生,实物如何成为表征的范例。但能指与所指的二元对立中存在差异性,一种差异性吸引其他差异,共同构成关于“他者”的景观。而差异的标志又是表征实践定型化产生的权利的幻象。理论其实不难,但霍尔通过一步一步地教你写论文,告诉你同样的理论和分析对象,他所能看到的事物剖析面以及自己最后的文章完成度之精彩。前四章最佳。第三章利奇的博物馆和文化展览中的诗学和政治学分析最能体现物与意义之间的转化
评分看过里面两篇霍尔的,终于稍微对福柯的话语理论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了。一旦理解了一点点他的理论,都会觉得他无比酷啊。嗯,霍尔也酷,超酷。
评分力荐!文化研究入门超级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