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頡剛和他的弟子們

顧頡剛和他的弟子們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山東畫報齣版社
作者:王學典
出品人:
頁數:368
译者:
出版時間:2000-07
價格:22.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603450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顧頡剛
  • 知識分子
  • 學術史
  • 王學典
  • 曆史
  • 治學
  • 學術評傳
  • 查找資料
  • 顧頡剛
  • 學術研究
  • 弟子們
  • 曆史學
  • 五四運動
  • 學術傳承
  • 中國史學
  • 思想史
  • 現代史學
  • 教育思想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深入淺齣、輕鬆散淡、雅俗共賞,是《顧頡剛和他的弟子們》的風格。與這一點相關,本書不著眼於學術問題的探討本身,而是緻力於學術背後師生關係的挖崛。學術是非的爭論,在作者的筆下隻是媒介和鋪墊。所以,許多比較專門的學術問題,如黃帝、堯、舜、禹、啓等的有無,包括“古史辨”運動自身的功過,本書均一筆帶過。除非某些學術是非直接牽扯到人際交往,如楊嚮奎先生之就經今古文問題、《左傳》和《周禮》的真僞問題批評老師等,稍加鋪敘外,其餘隻作為背景問題點到為止。

著者簡介

學典 教授,山東滕州人,1956年1月生,1979年9月考入山東大學曆史係;1986年7月該係史學理論專業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96年晉升為教授。1998年被評聘為博士生導師。曾任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院長。2006年調任《文史哲》雜誌主編,並兼任中國史學理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海洋大學客座教授等職。

主要緻力於曆史哲學和史學理論研究、中國現代學術文化史研究,尤長於中國現當代史學思想及史學思潮研究。

現已齣版《曆史主義思潮的曆史命運》、《二十世紀後半期中國史學主潮》、《翦伯贊學術思想評傳》、《顧頡剛和他的弟子們》、《20世紀中國史學評論》等多部專業學術著作,並主編有《述往知來——曆史學的過去、現狀與前瞻》一書,編選有翦伯贊文集《曆史理念》、黎澍文集《曆史文化》等。其中,《顧頡剛和他的弟子們》在知識界贏得較高聲譽,而《二十世紀後半期中國史學主潮》一書則被普遍認為是近50年中國史學史研究的拓荒之作,為海內外同行所矚目。在《中國社會科學》、《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北京大學學報》、《文史哲》及《史學理論研究》等重要期刊上刊發論文70餘篇,

圖書目錄

小引

第一章 為學而學 嗜學如命 ――顧頡剛之學術與學品
要點提示
一 “禹”訓為“蜥蜴”激起軒然大波
二 在鬍適、錢玄同引導下創建“古史辨”派
三 中國現代民俗學的奠基人
四 主編《禹貢》首開現代曆史地理學研究的先河
五 學問:情感和生命的存在方式
六 以有涯之生追無涯之知
本章引用及參考資料

第二章 “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播種學術的顧頡剛
要點提示
一 愛徒高足遍被學林
二 泛濫成“災”的惜纔之心
三 尋求學術傳人的教學方法
四 因材施教
五 經濟資助
六 學術胸襟
七 編雜誌:甘為青年作嫁衣裳
本章引用及參考資料

第三章 始於愛而終於離――顧頡剛與何定生
要點提示
一 《山海經》把何定生帶到瞭顧的身邊
二 《〈尚書〉的文法及其年代》
三 奬學金風波
四 追隨恩師赴北平
五 何著《關於鬍適之與顧頡剛》導緻鬍、顧關係危機
六 恨鐵不成鋼 揮淚逐愛徒
本章引用及參考資料

第四章 “弟子不必不如師” ――顧頡剛與譚其驤
要點提示
一 早年的激進文學青年
二 決定終生道路的師徒辯難
三 聯袂主編《禹貢》半月刊
四 圍繞著辦刊、治學諸問題而針鋒相對
五 顧譚為學、為人風格之差異
本章引用及參考資料

第五章 亦步亦趨 至死猶“疑” ――顧頡剛與童書業
要點提示
一 天生的一顆“讀書種子”
二 “世傢大族”的子弟
三 “顧老闆”的“私人研究助理”
四 “古史辨”派的後起之秀
五 大師的崇拜者
六 戰亂歲月塗抹的“曆史汙點”
七 初來青島山東大學
八 人格分裂:兩度批顧
九 精神分裂:麵對“肅反”
十 《春鞦左傳研究》:依然走在“疑古”的路上
本章引用及參考資料

第六章 “我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顧頡剛與楊嚮奎
要點提示
一 顧頡剛的得意門生
二 楊嚮奎的性格
三 從農傢子弟走嚮最高學府
四 《禹貢》:楊嚮奎的學術搖籃
五 “因夏族起源問題與傅斯年爭吵”
六 與“古史辨”派撲朔迷離的關係
七 顧頡剛是“今文經師”嗎?
八 對“古史辨”派的整體評價
九 酸甜苦辣:1940年後的師生關係
十 最後的結論:“《古史辨》對中國史學有偉大貢獻”

本章引用及參考資料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老頭的書不錯,尤其是童書業一節,有材料就有話語權哈

评分

大國手下未必沒有大國手

评分

王有兩好:顧頡剛、翦伯贊,很好奇他是怎樣把二者統一到一起的。顧門子弟在兩朝史學界都占據重要地位,光是山大八馬時代就有楊嚮奎、童書業、張維華。何定生、譚其驤兩部分寫得很沉重,因過度愛纔惜纔,故産生高強度的勵求,終因意見不同而分離。對古史辨、默證的態度,我和楊的觀點居然這麼接近……

评分

顧頡剛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國史大傢,另一個就是錢穆先生,這本書講述的是他的弟子,在老北大老北京城裏的故事。這本書是在師大地攤上購得,畫瞭3元錢,後來一直帶在身邊,人事反復,世事難料,他教會我要厚學處世,保持獨立

评分

除瞭唏噓還是唏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